历来有些龟毛的人,此时也不计较这些。
安安静静的穿好衣衫,便重新端着蜡烛出去。
此时衣衫换好,便也方便去姨娘房中祭拜。
大太太正坐在床边,看着已经收拾好的柳姨娘絮絮叨叨的说话。
她们二人也不过见过两次,但大太太也不知哪里来的那般多的话,不停的说着。
声音轻,也听不太清。
只是偶尔飘出几个字眼,大多都是与温小六,或是谢金科有关的。
再不然就是说些哪里的景色好看,也不知是何意。
谢大太太一直陪着他们守到快卯时,因早上便要扶柩送灵,她虽不跟着去,但儿子却是要去的。
得给儿子准备些东西才行。
扶柩回籍,子女自是不能坐马车的,这一路便都要走路回去。
柳姨娘的祖籍虽不算远,但若是走回去,也需四五日才能到。
谢大太太走后,温小六也起身去洗漱。
等谢大太太回来时,玉笙院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了。
奏乐的人不知从哪里请来的,唢呐声,锣鼓声,传进耳里,像是要惊破耳膜。
而温府里其他人此时自然也被这声音惊动。
各个院子里的灯,陆续燃起。
秦嬷嬷看着远处其他院子亮起的灯,不由想起姑娘出生那日。
姨娘身体弱,怀着姑娘时,几乎大半的时间都是卧在床上。
生孩子时自然就有些难产。
也是这样月明星稀的时辰,外头打更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又由近及远的消失。
姨娘嘶哑的叫喊声,惊起了隔壁院子的鸡鸣狗吠,却没有一个院子的灯像此时这般亮起。
也是从那日后,她总觉得姨娘好像换了一个人。
此前不过是柔善温婉,却不见得多聪慧。
那日之后,却总能感觉到,姨娘身上骨子里透着的才气与矜贵。
她从未深究过这样的变化是为什么。
只是更加用心的服侍姨娘。
从未想过姨娘有一日,居然会走在自己的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