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今日是乡试成绩贴榜的日子。
不过卯时,就已经有许多人等在了张榜前。
火红色的圆轮,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柔和的光芒逐渐笼罩在金陵城上空。
蓝天白云的天空,干净澄澈的出奇。
看榜的人越来越多,裕德也在后面挤着凑热闹。
“你们家公子考的怎么样?”
“公子说还不错,有把握中,就是不知名次如何。”
“我们家公子却没什么信心,当日他因紧张,差点打翻了砚台,好在后面几日状态好了一些,也不知能不能得中。”
“嗨,没事儿,中不了就等三年再来呗。那日我还瞧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爷子进考场呢,你们家少爷不过二十五六,怕什么。”
“说的也是。”
“这位小哥,你们家少爷呢,考的如何?”那人突然问起张望的裕德来。
“不知道啊,我不是来看少爷的成绩的,我是来瞧我们家姑爷的成绩的。”裕德笑嘻嘻道。
“咋,你们家姑爷也是今年考啊?年纪多大了?”
“是啊,姑爷好像今年刚刚年满十八岁吧。”裕德自己也记不太清楚了,挠挠头道。
“十八岁?那岂不是才学不错?”旁边的小厮兴冲冲道。
在金陵城,江南才子众多,十八岁参加乡试自然算不得稀奇。
不过却也不是一般学子能比的。
至少学问及读书的天赋,应在许多人之上。
“我也不知,不过听说院试时曾是案首。”裕德略有些得意道。
“十八岁乡试,那最晚也得十五岁参加院试。十五岁的院试案首,你知道是谁吗?”小厮问旁边自己认识的那人。
那人想了想,摇摇头,“近几年的院试,都未曾闻得有十五岁案首啊。”
裕德正要说他们家姑爷是十二岁中的案首,却听前面有人喊“出来了,出来了。”
忙跻身上前。
旁边与他搭话的两个小厮也不聊天了,都开始往里挤。
“让开,都让开些。”张榜的官差,推开挡着的人。
先是在墙上刷上浆糊,这才将榜单张开,贴了上去。
他动作慢,旁边的人只能眼巴巴的等着,恨不得自己上去替他贴来。
等他总算贴好,那些来看榜的下人,或是秀才,便一拥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