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相比于阳春长枪,杨孟君更关注韩边关另一句话,问道:“为何高祖皇帝要用镇国刀换阳春?”
韩边关抿了口酒叹道:“你想啊,天下已定,你杨家也就没了用处。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高祖皇帝念及于杨家先祖的兄弟之情,君臣之谊,仅仅互换了兵器,并没有想别的君王那样做。而他这层意思就是,我给你权倾天下的权柄高位,但你杨家从此也是我李家手中一杆无坚不摧的长矛,世代皆为我所用。”
听完韩边关解释,杨孟君心中虽然已经隐隐有了答案,但还是有些冷意。
镇国刀目前就在洛府那栋小阁楼之中,自己也见过
。而这次皇帝把阳春重新拿出来,也是换种方式再次还给杨家。当时四海澄明,天下归于李唐之后,皇帝就收回了杨家神器,如今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际,又重新拿出来,还想再次依靠杨家平定四方。
杨孟君不禁想到,如果以后自己真的再次一统了山河,皇帝会不会再次把阳春收回去?就算不是阳春,那也是收回一件能象征着杨家继续臣服李家脚下的东西。当初先祖与高祖皇帝尚还有些兄弟之情,可自己跟李毅呢?先祖尚且还能弃一枪而保全家,更换来了三百年的权倾朝野,那自己呢?
杨孟君缓缓出了口气,看着青花瓷杯的目光坚定道:“不管如何,先祖所用之物只能由我杨家之人使用。外人胆敢染指,我必让他付出代价!”
韩边关哈哈一笑道:“好气魄!这才像一个杨家之人,整日倚楼抚琴卧听风雨算什么事嘛。
显然,韩边关对少年目前的生活也颇为不忒。杨孟君也听明白了话外之音,不过并没有反驳什么,韩边关这话虽然直白,但也是大实话。
杨孟君道:“韩大哥放心,待这次拿回先祖之物后
便重回国子监。等五年我及冠后绝对会亲赴疆场,再为天下开三百年太平!”
韩边关猛的一拍桌子道:“好!兄弟,五年后我随你一起,什么劳什子的兵部尚书,要是不准我赴边杀敌,我就是辞了这官位又如何?哪怕从一个马前卒做起我也在所不惜。”
杨孟君点头道:“对,生当做人杰。身为男儿身,国难当头就应该挺身而出才对。”
本来杨孟君对着次重阳宴也是兴致缺缺,如果不是洛林有言在先,洛清怡轻嘱在后,杨孟君绝对是不会参加的。
先是洛清怡给他说了历次重阳宴武试第一名皆为杨家之人的时候,少年心里就已经燃起了星星火苗。今日韩边关又给他说了阳春的来历,更是坚定了杨孟君夺得第一的念头。
至于什么徐瑾辰,王熠宁,左家长孙,在家族荣耀面前就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