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海读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调都变了,猛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卧槽,天池山人!是‘明代三才子’之一徐渭的画!再看钤印,果然在落款之后盖着“天池山人”及“袖里青蛇”两方印。
云舟同样神色震惊,天池山人是徐渭的称号之一,连他一个不太了解书画的人都听过他的名号,只是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徐渭的《牡丹竹石图》。
徐渭这个人,文学造诣非常之高,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都很有建树,风格独树一帜,是华国“泼墨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
但同时,他的人生也十分悲惨。年少时被称为神童,过目不忘,却八次乡试而不中,怀才不遇。
后来,在他的妻子、兄长、赏识他的人和母亲一一离世之后,他疯了,九次自杀,甚至要拿斧子砍自己的头,最后在穷困潦倒中死去。
对于徐渭徐文长这位‘鬼才’,从后人的评价中就能看出他的不凡。
郑板桥曾说:甘当“青藤门下走狗”,青藤居士自然就是指徐渭。
明末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也说,“青藤笔墨人间宝,数十年来无此道”。
齐白石甚至作诗:“青藤八大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3
‘甘为走狗’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足以说明徐渭在这些知名大师心中的地位。
徐渭对自己的评价是: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可即使他认为排名第四的画仍旧引得众人追捧,他的《写生卷》手卷曾在拍卖行拍出1.27亿的天价,其他的画作随手一幅也要大几百万,收藏价值极高。
几人从来没有想过会在乡下的一个老宅子里见到徐渭的作品,如果是真品,凭这样的尺寸和画工恐怕要上千万了!
洪海的心砰砰直跳,很小声的凑在徐泽耳边问,“大少,你看这是真的吗?”
徐泽猛地侧身与他拉开距离,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得,我错了我错了,不该打扰您。您慢慢看,不着急哈。”
洪海低咳一声,一屁股坐在了老太太旁边的椅子上,“老太太,这画您从哪里来的?”
“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似乎是祖上从一位疯疯癫癫的书生手里买来的,当时没花几两银子,就多送了一些东西。”
老太太回忆道:“后来母亲传给我的时候说这幅画很值钱,要我好好收着。可惜画背后的裱纸有些旧了,于是我请了人重新装裱,然后就一直放在箱子里存着。
当时装裱的师傅打算花三万买这幅画,我没卖,那时候三万块能买一小套房子了。”
“哦......”洪海若有所思。
徐渭晚年穷困潦倒,或被骗、或为生计卖了很多画,这很有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幅。装裱师傅整天裱画,肯定知道这是个宝贝,所以才会出高价买。
只是他也不敢确定,毕竟这一行的套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在这样一个乡下的老房子里,合计有一千四五百万的老货,谁知道这是不是一个精巧的套?
如今只能靠大少的眼力了。
云舟还在旁边欣赏画作,他好笑的看着手腕上的小玉龙在睡梦中砸了砸嘴,闭着眼睛张大嘴巴吸走了画中的几十道灵气,没过几秒钟又打起了小呼噜,看样子根本没醒。
‘真是个小财迷,一点灵气都不落下。’少年弯起眼睛,用指腹轻轻摸了摸小玉龙冰凉的身子。
不过这也证明了这幅画大概率是真的,当然这种概率不是100%,并不排除同一时期知名画家仿造的可能。
但无论如何,这幅画的价值都很高。
二十分钟后,徐泽从桌案上抬起头,洪海几人立刻凑过去,小声问道:“大少,怎么样?”
徐泽沉吟道:“我认为这幅画是真品的可能性很高。
曾在魔都博物馆见过一幅与这幅很相似的《竹石牡丹图轴》,都是徐渭所作,两者无论是构图还是笔法都非常相似,技法达到了绝顶之境。除此之外,画心和命纸均为原装,钤印也没有仿造的痕迹。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行,大少,我信你。”
洪海一咬牙,示意几人围成一圈,低声讨论:“那么接下来就是价格的问题,这幅画你们谁想要?”
‘明代三才子’之一徐渭的名作,谁不想要?
即使是徐泽也忍不住动心,等到爷爷七十六岁寿诞的时候送给他,一定能让老头子开心。只是他看着少年同样兴致勃勃的目光,心思微动,如果对方特别想要的话——
薛一凡小声道:“那个,我就不参加了。”
他也想要,只是这幅画价值这么高,显然不是他能够拿下的。再说,他来这一趟主要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至于其他的还在其次。
“好。那目前就是我、云舟还有大少三人,谁出价高就归谁。”洪海自然不想放过这难得的大作,“我出这些。”
他伸出了三个手指,表示出300万。
云舟比了个三和二的手势,表示出价320万。
徐泽加了20万,洪海继续加20万,到了少年这里,出价变成了380万。
两人的视线都看向徐泽。
“算了,你们两个出价吧。”徐泽神色淡淡的往后退了一步,他不是非这幅画不可,还不如让给云舟。
洪海纳闷地看了他一眼,心里有些奇怪。
本来他以为最大的竞争对手会是徐泽,毕竟徐大少资产丰厚,根本不差钱,最后大概率也是对方拍得。
可是徐泽这么快就退出了,难道这幅画还是有一定的问题?洪海心中顿时打起了鼓,神色带了几分犹豫。
老爸给他的资金是200万,洪海也从来没想过会超过这个额度,毕竟都是乡下的东西,按照原来的经验来讲,能花出去一半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