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黑甲内卫朝来人拱手,低眉顺眼,神色恭敬,“人找到了,可是……”
卫梓怡拂袖,示意他不必开口,转而吩咐:“封锁巷头巷尾,不允任何人靠近尸体三丈以内。另外,迅速封闭俞平坊,全坊搜寻可疑之人,但有意图偷离之辈,统统扣留!”
内卫领命而去,两旁待命的卫兵高举火把,火光跳跃,照亮眼前昏黑陈旧的深巷。
从巷口进去,未及十步,有一具死尸仰卧于血泊之中。
死者吴庆,二十岁,庆平廿二年生人,乃是郢州城富商薛忠程的外甥。
此人平日里不学无术,好赌博饮酒,打架斗殴,混迹于市井之间,不务正业,惯爱调戏良家妇女,做些鸡鸣狗盗的勾当,乃是远近闻名的恶霸。
但因他舅舅家底丰厚,为人慷慨,通吃黑白,自己没有子嗣,便将这外甥视若己出,散了不少钱财,打点好上下关系。
吴庆背靠薛忠程这座大山,整个郢州城的百姓,敢怒不敢言,无人能拿他如何。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便在这样一个月黑风高的冬日,此人被一刀了结性命,再也不能作恶。
时值十月初三,立冬时分,郢州城已是寒风萧瑟,需披上一两件厚衣裳御寒。
卫梓怡看向身旁县令:“周大人,请。”
郢州县令周仪面有惧色,紧张地咽了口唾沫,跟声道:“卫大人,您请。”
在巷外时就能闻见一股浓郁的血腥气,走进巷口,浓稠的腥风扑面而来,县令眉头微皱,摆手于鼻翼前拨散腥臭。
稍靠前半步的卫梓怡却是神情淡漠,绕着尸体巡视一周,借火把闪烁的光亮大致勘验一番现场。
尸体四周的血液色泽鲜亮,大部分已经干涸,除却地面上一大片血泊和杂乱无章的脚印,墙面上也有凌乱的血迹。
可见吴庆被杀之时,曾与凶手激烈搏斗,那行凶之人,应当离去不久。
“吴庆身长九尺,体格健壮,又好斗殴,能与之往来数个回合,并将其杀死,这凶手想必也是个彪形壮汉。”
县令周大人打眼一瞧,推测道。
“不尽然。”回答他的人语气平淡,惜字如金。
周仪开口便被卫梓怡拂了颜面,面色尴尬,却不好发作,只得耐着性子问道:“卫大人有不同见解?”
卫梓怡立在血泊外,仔细观察地面上乱糟糟的脚印形迹,从中寻到半枚血脚印:“什么样的彪形大汉,会有这样一双小脚?”
那脚印虽不完整,却边际清晰,与吴庆的脚印区别明显,当是凶手所留。
县令哑然,便又听得卫梓怡道:“将这脚印拓下来。”
跟班的书吏立即拿上纸笔,照着脚印大小将其描摹固定。
未再在尸体周围发现有用线索,卫梓怡命人将尸体转移至视野开阔之地,四周掌灯,待她净手之后亲自验尸。
因大量出血,尸体体表泛白,衣服前襟已被血浸透,卫梓怡令人除去尸身上的衣物,遂以布沾酒擦拭血迹,伤口便显现其形。
周仪在侧噤若寒蝉,只能偷偷抬眼打量眼前正秉公查案的冷面之人。
这是一个女子,不施粉黛,眉目素冷清寒,五官颇具英气,若不是身披寒甲,舞刀弄枪,也该是一位风姿绰约的俏丽佳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杀伐果断,黑甲内卫所到之处,穷寇贼匪闻风丧胆,贪官污吏不掩其形。
即便周仪在官场混迹多年,阅人无数,可卫梓怡当面,他亦觉威势逼人,不敢冒昧。
卫梓怡手持官家密令亲临郢州,其目的秘而不宣,周仪忆起自己往日曾拿过薛府的好处,便惶恐不安。
更没想到,此女抵达县衙当日,点名说要盯紧吴庆,转头这人就被当街杀害。
周仪抹了把额头细汗,心头默念阿弥陀佛,盼着铁面无私的卫大人明察秋毫,莫要记他一个行贿受贿,杀人灭口之罪。
“记,利器创口两处。”其人语调至始至终平稳清冷,打断周仪思绪,不带半分人情。
书吏忙不迭奋笔书写。
“胸前刺创两端细窄,皮肉外翻,创口猩红,长一寸宽两分,深约三寸,或乃狭长双刃利器刺击而成。”
“咽喉处有切割伤,长三寸宽三分,深两寸,经络尽断,创面发白。”
卫梓怡依次验遍死者周身伤处,除这两处刀伤之外,手臂胸口及小腹等位置也显现数道不甚明显的青紫伤痕,应是与人搏击之时所伤,也印证了她初观现场时的判断。
“凶手体格瘦小,略懂武功。”
视线扫过尸体右侧小臂外一枚圆弧形的旧疤,顿了须臾便转开去,卫梓怡语气平静地道出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