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传到他们这里,陈玮转了转笔,几乎没怎么犹豫就下笔了。
陈玮大概是早有目标,姜之却没怎么想过这件事,他去年和程离商量过,程离当时说想学计算机,后来报志愿时他不知道,但听岳峰说是报了这个专业。
那时他还说要跟程离一起学计算机一起秃头来着。
姜之在这边纠结,就看陈玮已经写完,把脑袋凑到他空白的表格上说:“要不你学播音得了,你声音好听。”
“别想起一出是一出,走开。”
两人讨论了一会儿没讨论出结果,姜之就随便填了一个上去,这时手机收到电话告诉他有快递,姜之立马撇下陈玮去拿快递了。
快递是一个沉甸甸的箱子,姜之虽然觉得程离给他寄的是正经东西,但还是没在快递站拆开,一路搬回了教室。
陈玮拍着箱子,“什么东西,这么多。”
“不知道。”姜之想拆又不想被别人看见,往周围看了看。
陈玮蹲在跟前,看了一会儿,“这是书吧,他给你寄书过来了?”
“书?”
“这肯定是书,打开吧,看看寄了什么书。”
听着陈玮确定的语气,姜之皱了皱眉,打开了箱子。
他看到一箱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姜之:“……”
陈玮笑了,“他好爱你,知道你最近瓶颈期,给你寄了这么多学习资料。”
姜之叹了口气,他捡起来一本翻了翻,“居然寄了三五,我还以为什么东西。”
“寄了什么?”
“三五啊。”
“你能不能说的专业点,一看就没做过。”
接下来的几天,姜之都在做程离寄来的复习资料,他上学期期末那段时间,又遇到了可怕的瓶颈期,怎么做题复习都没用,成绩稳步不前。
以前程离告诉过他,瓶颈期可以放下手中的题,回过头看看基础。但即便这样他去年也用了很长的时间来熬过这段痛苦的过程。
可现在,姜之发现他身上的魔咒解开了,他找回了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开学第二次考试,他超过陈玮,登了成绩单的榜首。
随之而来的就是清明节假期。
虽然临近高考,清明节也给他们按国家标准放了三天,姜之在到家的第一晚发了条朋友圈,“出栏了。”还骚包了配了张自拍。
姜之这半年很少发动态,骤然出现炸出一波人,姜之笑着回复了几条。
过了一会儿他把手机放到一边,走到了阳台外面。
清明既然放了三天,五一大概不会放这么久,那再往后就是高考了。
算算日子,他已经两个月没见过程离,后面还要再过两个月才能见到。
放在屋里的手机响了一下,那是程离的专属消息提示音。
姜之回去看,坐到床边。
程离:姜哥,放假了?
姜之:是啊,你们呢?
程离:我们也放了,三天。
姜之笑了:有什么安排吗,不跟同学出去玩玩?
程离那边没了回应,过了一会儿,他发来一张照片,姜之随手点开,却定住了目光。
——这是他家大门外的照片。
姜之一颗心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他怕自己误会,打字想问,就见程离又发了一条:
我在你家门外。
姜之仿佛在心里被喂下一颗兴奋的种子,整个人从头到脚燃烧了起来,他顾不上穿鞋就跳下床跑到阳台去看。
玫瑰园的栅栏外,昏黄的路灯下有一个影影绰绰的身影,个子很高。
姜之挥舞着手臂大喊:“程离!”
程离看到阳台上的姜之,也抬起手挥了挥,情绪涌上喉咙,他几不可闻地出声道,“姜哥。”
姜之扭头就往楼下跑,姜夫人和姜梦正在楼下客厅看电视,看到姜之着急忙慌地往外窜,奇怪道:“干嘛去儿子?”
“妈我今晚不回来了!”说完,姜之换上鞋就跑出了门。
姜夫人在后面「啧」了一声,“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