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姊妹湖

又花了一天时间在毛垭大草原参加赛马节活动,郑荨原本想直接将导游规划的下一个目的地直接划掉,以加速接下来的行程,姊妹湖听起来不就是两个湖而已?

不过为了不漏掉什么重要内容,在划掉之前还是要先看一下相关资料的!一句姊妹湖被藏族人民视为心中的圣地叫郑荨犹豫起来,人们都说入藏之旅是朝圣之路!她虽然没这感觉,但也得尊重一下吧?要不去去看看,反正花不了多少时间

纠结了不过几分钟,郑荨又去找小周等人商量了一番,最终决定还是要在四川巴塘姊妹湖国家湿地公园下车参观

到了姊妹湖观景台,郑荨看着不远处的景色感叹入藏的一路上还真是一处一景,姊妹湖湖水碧绿,湖面如镜,湛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与周边白雪皑皑的雪峰倒映其中,美如仙境啊!

简单参观后,回到车上继续接下来行程的郑荨意犹未尽,“老祖宗,我给你们讲个有关姊妹湖的传说呀!

格萨尔王是古代藏族人民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也被尊称为格萨尔、格萨或岭格萨尔,他是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的主人公,被认为是莲花生大士的化身,为了拯救藏区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降临人间降妖除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

相传格萨尔王有位叫志玛的王妃,美若天仙,深受格萨尔王宠爱。有一天志玛得了怪病,格萨尔王命令全城大夫为她治病,然而所有大夫都束手无策。绝望的志玛来到姊妹湖沐浴,神奇的是,沐浴之后她容光焕发,怪病也神奇地好转了。自此,姊妹湖便成为了岭国仙女们沐浴的地方,人们也将其视为神湖!”

老祖宗们对郑荨时不时分享的各种槽点很多的传说故事已经无感了,毕竟她时不时也得吐槽几句,例如说这次志玛王妃的传说就被老祖宗们水灵灵地忽略了,或者说老祖宗们对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更感兴趣!

在大致了解了内容后,二凤陛下皱眉沉思,“这格萨尔王的敌人莫不是我大唐?但我大唐将士岂是此等形象?”

小周,“二凤老祖宗,《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其产生于古代藏族部落社会时期,由中国藏、蒙民族共同创作!大约在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六世纪之间开始形成,在吐蕃王朝崩溃后的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初叶得到广泛流传并日臻完善!也就是上至战国,下至北宋末年,并非仅在唐王朝时期创作

而据后世专家的看法,《格萨尔》中格萨尔王的敌人确实映射了一些历史人物 ,例如说北方魔国的君主鲁赞常被认为映射西夏的李元昊,格萨尔王与魔国的战争,对应历史上唃厮啰政权和西夏的冲突,唃厮啰是格萨尔王的历史原型之一,曾多次击败李元昊的进攻!

黑姜国国王萨丹隐射可能是古代纳西族的某个首领!史诗中格萨尔王与黑姜国为争夺盐海爆发战争,历史上藏族与纳西族在盐矿等资源上确有冲突。

门国国王辛赤可能影射门巴族地区的势力代表!在史诗中,格萨尔王为了降伏妖魔、拯救百姓而征伐门国,这或许反映了古代藏族与门巴族等周边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冲突。

霍尔国的白帐王可能是古代吐谷浑或其他北方游牧部落的首领。历史上,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各游牧部落之间常因领土、资源等发生战争,格萨尔王与霍尔国的战争可能是这种历史情况的反映!

另外,史诗中有一些关于远方大国的模糊描述,这些大国有着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物产和强大的国力等,虽未明确指出是哪些王朝,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汉,唐等王朝为蓝本进行的想象和创作,代表着藏族人民对外部强大文明的认知和向往!”

二凤老祖宗看着手机上已经接收到的《格萨尔》电子版陷入沉思,随即摇摇头叫自己不要多想,后在唐朝群聊里@李承乾干活,叫他写个观后感给他看看

李承乾…

要不这太子换李泰来当吧!按照普通人的阅读速度,就是每天不干别的,把读书当工作,读完两千多万字大概也要八十多天啊!

又花了一天时间在毛垭大草原参加赛马节活动,郑荨原本想直接将导游规划的下一个目的地直接划掉,以加速接下来的行程,姊妹湖听起来不就是两个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