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
中洲盛行的门派制,除为中洲发掘出大量才情了得的天才蛊师,拥有五域最多,且综合实力最强的蛊仙外,还有如恒河沙数一般多的其他蛊师。
这些蛊师的资质,乏善可陈。
受限于资质,终其一生,成就有限。
极其少数部分,会在修行中渐渐崭露出流派才情,可被门派制选贤举能的特性,推送至更高层次,拥有后天改命的机会。
这前两者,又占蛊师总数的多少?
剩下的那些先天资质差,才情平庸的蛊师又该如何?
他们修行也需要资源,可整个中洲的总体资源是有限的,又还被十大门派垄断占据大部分的资源,剩下的边边角角,怎么都不够分。
显然,不论是秦一观前世,还是今生所见,一旦遭遇类似情况,在不主动向外扩张,缓解内部压力的前提下,答案往往只有一个字——卷!
即指,当一类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无法稳定,亦无法转为新的形态,只能不断在内部复杂化的现象。
<div class="contentadv"> 正因如此,才会出现蛊师下乡,去做原本凡人们才会做,外域蛊师眼中所谓的‘低贱’行业。
凡人能干的,蛊师也能干!
但实际上,因蛊师能够使用蛊虫,强大自身,在投身这些行业后,往往能够发挥出超强效率,干得更好!
就拿最常见的力气活儿来说,一个身处壮年,久经锻炼的汉子,能够扛起货物,蛊师仅需使用过几只力蛊,便能轻易达成,不存在所谓的壮年鼎盛时期。
这不,当秦一观返回城内,经过城门时,就亲眼目睹了数十名,双肩各挑百斤大粪的蛊师们,脚步飞快,将之运往城外田地,预备堆肥。
直接让蛊师拉犁耕田都算是常见的,据其听闻,更有势力某些奴道蛊师,下岗再就业,也不干别的,就操纵兽群,让其挂上铁犁,疯狂耕田,效率自然不用多说,只是……兽群也吃得多。
正因有蛊师大规模的参与生产,中洲地界的基础生活类物资,价格奇低。
有充足的口粮做保证,凡人们才会多生育,多诞子嗣,开窍出甲等资质的孩子概率,就会多一分!
如果不是甲等或者乙等?孩子又还没才情?
抱歉,建设美丽中洲,需要你的力量!
当然,除了资质与才情外,一生平凡的蛊师们可以多尝试跳几个悬崖,钻几个山洞,有一定概率获得先辈蛊师遗留下的传承与遗藏。
且介于中洲庞大的蛊师基数,这个概率还会比其他四域,要大上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