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石农的话语打破了殿内短暂的沉寂,他的眼神中既有好奇也有几分审慎,显然是对这突如其来的高产奇迹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但同时作为负责国家农业与水利工程的重要官员,他又无法忽视这一可能带来深远影响的消息。
“姜雪姑娘,”他再次确认道,语气中多了几分正式与期待,“你提到的这‘三季稻’,若真如你所说,亩产可达一千二百斤,那无疑是农业史上的一大突破。请问,你目前手中掌握的这种优质稻种数量如何?是否足以支撑大规模推广种植?”
姜雪闻言,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她深知自己的回答将直接关系到这项创新能否迅速惠及万民。
她从容不迫地回答道:“这位大人所虑极是,关于稻种的数量,经过这三年的精心培育与繁殖,我们已经拥有了相当可观的储备。此外,我还与众多农学专家共同研发了一套高效的稻种繁育技术,确保在保持高产特性的同时,能够快速扩大种植规模。”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官员,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这种三季稻不仅产量高,而且适应性强,能在多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这对于缓解我国部分地区粮食短缺、提升整体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推广计划,包括技术培训、田间指导以及后期收购等各个环节,力求让每一位百姓都能从中受益。”
轩震天闻言,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他站起身,环视四周,沉声道:“诸位爱卿,姜雪姑娘的成就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我们国家的福音。农业乃国之根本,民以食为天。
我们必须全力支持这项创新技术的推广,让高产的三季稻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工部要立即组织人手,协助姜雪姑娘做好稻种的分发与种植技术的普及工作;户部则要密切关注粮食市场,确保百姓的利益不受损害。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百姓的安居乐业贡献力量!”
随着轩震天的话音落下,殿内响起了一片赞同之声,朝臣们纷纷表示将全力配合,共同推动这一利国利民的大事。
“但是这稻谷目前只适应南方,若陛下想普及全国怕是还要在继续深入研究。”姜雪犹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的声音,这话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陷入了沉思。
轩震天闻言,眉头微蹙,他深知所言非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