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人寒心的是, 当初北戎入侵,在江城大肆屠杀世家和百姓,逼迫末帝弃城而逃。是他在半路上 护着末帝进入卫城打退了北戎。 本算 劳苦功高,护主有功, 却抵不过小人的谗言。落得个抄家入狱的命运。
那罪名更是荒唐可笑,就因为北戎是从他们关家以前守卫的城池领地的深入腹地, 他们家就被打上了通敌叛国的罪名。
可末帝也不想想, 但是守卫那片土地的 可是前朝贵妃的兄弟, 早已经不是他们关家的武将了.
对方不过是为了脱罪将一切罪名推脱给别人罢了。偏偏这么荒唐的理由 ,那个昏聩的末帝查都不查一下,直接抄了他们关府。
要不是还是大司马的当今先皇力排众议为其求情,关府众人儿坟头草早就 长了几尺高了。
等先皇举旗反叛的时候, 自己这才毫不犹豫的投靠过去。
说来关府 经此打击,在二十几年的动乱中,已经走向了没落。族人离心离德,死的死,散的散。早就不复往日荣光。
他和老妻相依为命,一共 生了二子一女。
大儿子完全继承了他的优点, 本是个武将的好苗子,十几岁就跟着先皇一路南征北战, 本是前途一片光明。 奈何 时运不济,造化弄人,最终 倒在攻入京城的前一刻。
那时候 ,儿媳妇身子本就不好,和儿子伉俪情深, 遭此打击一病不起, 拖着身子 熬了了半年,还是撒手人寰!二儿子天生不爱舞刀弄枪,走了文官的路子,去了 文官家的女子为妻, 和他天生聊不到一个坑里去。
不过人家也争气,凭本事考上了进士,自己 外放谋了小官当当。如今在 岳丈的运作下 应景 成了一地的参政知事。反倒是和亲爹娘 更疏远了。
儿子 指望不上了, 关老将军 就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培养这个 六岁的 大孙子 身上了。
奈何自家日日浇灌的大树,最终还是结出了这么一个苦果!
关清韵一回娘家,就听见自家 老父亲 正在 教育大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