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诸患皆平,千古一相(终章)

在火绳枪和火炮的双重威压之下,步度根联军开始溃散,二十余万乱做一团,只有关羽所部在其中横冲直撞。

直到步度根开始撤退,远处的张辽、徐晃、张郃等人又率领大量骑兵与乌桓骑兵袭击步度根的后路!

这一战鲜卑西部大人步度根战死,其麾下兵马四散,各族联军被斩杀踩踏至死四万余人,俘虏超过七万。

而这仅仅只是大汉反击战的第一步,在七月击破鲜卑联军之后,关羽、徐晃、张郃、赵云、张辽、吕布六部便杀入茫茫荒漠之中。

凡是遇到了的异族部落,无一例外,无论男女老少尽皆俘虏,收其牛羊以作军粮,以其中汉人为向导继续进军。

到了章武十年九月,西部鲜卑部落大半被扫荡,辽西以北,鲜卑人几乎绝迹,至十月,大军杀入东部,灭亡了诸多鲜卑部族。

次年三月,赵云和吕布杀到了金山,也即今日的阿尔泰山,攻入羯、氐二族境内,击破二族联军数万人,俘获无数异族。

至章武十一年秋季,关羽再度北伐,鲜卑人闻风丧胆,连忙北迁,再不敢南下一步,至次年春季,羯、氐二族西迁。

至此,大汉北部诸胡被一扫而空,而大汉则是以数千骑兵的代价,俘获了超过五十万的异族奴隶。

这些奴隶在以往只能种地,可在现在,却被安排进各种矿洞,干起了最危险,利益也最高的工作。

在后世史学家看来,这些奴隶是大汉崛起的关键财富,也是这一战,让汉人尝到了四处掠夺人口的甜头,开启了长达两百年的血腥殖民史。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不过这些奴隶的到来,确实缓解了汉朝国内劳动力极度紧缺的现象,也进一步使得大汉国内产值节节增高。

在火药和这些奴隶的帮助下,大汉产煤量节节升高,甚至进入了寻常百姓的家中,成为了一种廉价燃料。

而矿物化石的使用,进一步倒逼交通的发展,由此在五年之后,大汉朝第一条铁路出现在了并州境内,负责将煤矿运出矿区。

煤矿的大规模开采,又让大汉境内的钢铁产量逐年增加,据统计在章武元年,刘备刚刚统一之时,其治下钢铁场只有一百零二处,年产量不过十二万吨。

可在章武十六年,整个大汉的钢铁产量已经暴涨到了四百万吨,并且钢铁产量还在不断增加。

这使得大多数产业进一步开始演变,比如农业,在玻璃、煤炭、钢铁、化学的不断发展,首次合成出了氨肥。

在间作法、深耕细作、轮做法、灌溉法,以及钢铁犁耙、水车灌溉出现之后,粮食产量开始激增。

在章武十六年这年,整个大汉近六亿亩耕田,产出了十七亿石粮食,仅十税一,税收就超过一亿七千万石!

而这年,宰相秦瑱首次提出三十年将农业税减半的目标,这一目标显然在封建社会显然有些石破天惊。

可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人觉得秦瑱这是在夸口,因为此时大汉已经不像当初那般需要依靠农业税。

商业的发展,让大汉原本以农业税为主的单一税种,变成了商业征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外贸多种收入的综合税制。

光是章武十六年一年之间,大汉的税收就达到了五千万贯之多,这还只是帝国初年,没有人会怀疑帝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大汉的产值会有多恐怖。

不过在此之前,有一个问题却一直在困扰着大汉王朝,那就是他们的钱币已经明显不够流通。

毕竟,大汉一直都是一个缺铜的国家,在发展工业的同时,铜制品和铜钱也在不断消耗,在铜产量增长缓慢的情况下,铜这种贵金属已经开始入不敷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秦瑱提出了以贵金属和纸币替代铜钱的提议,并且言说东边倭国盛产银矿!

如果能将倭国攻占,便可以银来代替铜钱与金共用的状况,这一提议也瞬间引起了大汉国内的热议。

要说现在他们打倭国困难么?一点难度都没有,在海军不断发展之下,大汉出现了轮船,铁甲舰等远洋战船。

再加上火枪的不断更新,现在他们打倭国,可以直接碾压,只不过是一直没有合理的出兵借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