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因为有“浩南哥”

因此这个夏天,“狗男女”两边企业都在疯狂招人,且都跟“土地”息息相关,只不过“狗男”这里以大宗材料为主;“狗女”那边偏商业房产和物业。

丁永在建康周边的淮西省招工四千,这里头一半是为老板娘打工。

虽然丁老汉一向和蔼可亲的形象,也没人听说他还有拍马屁的习惯,但他到底是财政局坐过交椅的,这种技术怎么可能没有?

只不过拍庸俗的毫无含金量的马屁,他不屑于操作。

关键时候,才能彰显出他老丁同志的能力啊。

现在老板娘“事业草创”,在松江和建康的连锁酒店业务正值用人之际,他帮个忙,这是什么?

这是自己人。

至于老板……

“不是,张总,我六十几岁了啊,你让我去德克萨斯考察?”

“六十几岁怎么了?你六十几岁,也是我姐夫啊,还年轻得很。姐夫,你也晓得,我现在身负重要使命,轻易不能出国的,所以这种跨国贸易合作的考察、访问,还要你多多费心……”

如果不是电话那头传来了轻微的娇喘声,丁老汉肯定就信了。

这光景正在给儿子调奶糊的缪家大姐一边吹热气一边问丈夫:“谁啊?张南?”

丁永点点头。

“嗳,正好让我讲两句。”

说着,缪家大姐接过电话,“阿南啊,听说岭西有个‘财神芒果’啊?是啥品种的?要是当季的,弄点回转啊……”

老娘们儿的絮叨没啥水平,当然她要是有水平,反倒是不会嫁给丁永。

电话另外一头,张浩南挂断电话之后,这才继续活动,娇喘声于是重新响起。

秦家表姐是挺擅长取悦人的,在花蕊蕊的“屋里人”竞争中,大幅度领先了穆家的表姐……

对张老板而言,不用知道她是谁,也不用对她负责,感觉还是挺好的。

最重要的是,还不用花他的钱,花蕊蕊的“屋里人”,全都是她自己用“嫁妆”来养着。

“哥,吃牛排不?”

“别给我整什么雪花牛肉啊。”

“哪有啊,都梦市的黄牛肉,先烤后烧的牛排。”

添州隔壁就是云滇省都梦壮族苗族自治州,此地应了《易经》的“贲”和“大畜”二卦推演,所以牛很出名,十几年前的“都梦黄牛”,就成了云滇省的招牌肉牛之一。

这几年想要运作品牌,尤其是农产品地理志,奈何地方实力有限,即便存栏百万头以上,也没打出什么名堂来。

关键问题其实都差不多,那就是……贵。

只要不是大农场模式,就不可能拼成本拼过国际上的牛肉。

正经来讲,通过本土故事运作起来的肉类,也就火腿可以讲一讲,其余都不太理想。

类似烧鹅、烤鸭这种,则是一定需要“大都会”的城市文化来消化吸收。

所以就会出现烤鸭只有在京城才能当名片,而烧鹅甚至是所有烧腊,锚定的“大都会”本该是羊城,但受限于历史原因,基本上算是香江的名片。

甚至衍生到高端产品线,比如说酒楼、酒店,厨房标准也从原先的“粤菜大师傅”转向了“香江酒店总厨”。

讲白了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白斩鸡”做得再好,也很难出省甚至一定口味下都出不了市。

高成本其实也不是不能玩,比如松茸,原先都是喂猪的,现在有故事可以讲,那就能做出品牌来。

都梦州政府也算是会抓机遇,听说隔壁岭西省添州有财神降临,当即琢磨着送点儿过去祭拜一下。

一般都是提点儿水果登门拜访,但都梦州政府领导班子集思广益了一下,还是一把手果断,他原先在春城师范就学,也就是后来的“云滇师范大学”,通过母校,联系上了建康师范大学。

这里面有个关系倒不是说抗战时的香火,以及建国后的传承,而是建康师范大学一直都有“教育支援”这个工作内容。

跟“支教”还不一样,算是个对“支教”的支援。

巧的是,都梦州的州长曾经当过“代课老师”,这在建康师范大学那里,简直就是无敌的加分项。

于是从同志之间的友好帮助,进一步加强了“革命友谊”。

建康师范大学这边也聊了不少如何拍张浩南马屁的方法,正因为关系亲近了,所以聊起来就更加的到位。

一个字:吃!

甭管是水果还是美食,只要是能吃的,张浩南吃爽了,放屁那都带金粉的。

然后都梦州政府,就得到了“家禽所”的指点,直接拖了两头黄牛出来,挨个儿放血,当天在添州的屠宰场弄的。

又听闻张浩南的不知道第几房“姨太太”花蕊蕊女士在此,便先给“姨太太”供上了。

还别说,这脑袋瓜子是活络,直接起飞。

“蕊蕊,我跟你说,这牛肉做汤粉是一绝。米线也行,不过麻烦得很,要用牛骨熬汤。还是直接切了牛肉片,放酸汤里吃粉最过瘾。”

高原的环境特殊,又是低纬,气候自然也就独特起来。

很多酸爽东西,都能拿来做菜。

一如蜀道江湖之中,唯有“麻辣鲜香”才能祛湿驱寒。

“哥来过?”

“那你说的,我去过的地方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