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挣得钱别说够吃饭了,养爹娘也不是问题。所以他很喜欢在酿酒坊做事。他最佩服的人,也就是东家纪彬了。
总觉得东家特别特别厉害。
所以这会陈乙就很紧张。
去深花坡的路上,估计也就纪彬跟柴力还算正常。
他们四个人去深花坡,还是走路去的。
毕竟村里牛车要送孩子们上学,马又不够,还是走路去最实在。
但纪彬在路上过夜的时候忽然明白,为什么深花坡的花蜜运不出去,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这路。卖给花蜜都要在路上过夜。
要知道这附近是有狼的,若是运气不好,再遇上从林子出来的虎豹黑熊,那就更惨了。这些野生动物真的会吃人,到现在偶尔还会传出这样的消息,说谁谁谁被动物叼走之类的。
也就是纪彬他们一行四个人,又有柴力跟陈乙在,普通动物根本不敢靠近罢了。
他们四个人一起,还有些胆气,若是刘家一两个人,还饿得瘦瘦小小那种,在路上过夜可太危廓
然后赶了几天的路终于把花蜜拿到邑伊县,却发现邑伊县里还有其他卖花蜜花蜜的。冒着生命危险去买花蜜,最后也得不了几个钱,确实不值当。毕竟刘家都不敢来纪滦村跟他谈涨价的事,更不敢去邑伊县卖东西吧。
这一路上也着实辛苦,好在他们带的干粮跟水都足够,现在六月的天气,晚上也不冷。
赶了两天的路,终于走到深花坡。
刚进村子,纪彬就看到不远处的山谷,走到深花坡尽头,那处山谷若隐若现,实在是漂亮。隔着这么远,纪彬都能闻到阵阵花香。
过来的四个人都被这美景震惊到了,包达此时也没那么生气,跟大家介绍道∶"这个深花坡距离邑伊县很远,所以不经常去县城,我们从纪滦村到这都走了两天,若是直接去县城,至少是三天时间,还是天气好的时候。绕过山谷就是隔壁兴华府,但是绕过去的路也很远,所以他们这几乎与世隔绝,自给自足。"
一般来说,偏远的村子都是如此,人们没有出去过,也就不想出去。但若是有人起了个头,就会有更多人效仿。
这也能看出来,为什么他们可以不管是不是签了契约,毕竟这些人估计都契约什么的,都没有概念。
闻着花香,纪彬就明白,为什么这个村子的花蜜味道不错,毕竟有这么多浓郁的花香,估计里面的花种类会非常多,是蜜蜂的好去处,也是养蜂的好地方。
深花坡跟如今的纪滦村不同,这里大多数人都在田里干活,活干完了就凑在一起闲聊。
所以这四个外乡人来的时候,受到十几个人的同时瞩目。毕竟六月份的上午,大家都爱坐在树荫下聊天。
好在里面有人认识包达,还跟包达打招呼。
当时包达做货郎的时候,每隔一个月都要过来一趟,算是熟脸了。
一个村子里,基本上也没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他们过来是谈花蜜的事。
而且就算再没见识,大家也看的出来,其中高而英俊的男人,应该就是包达的东家,也是买花蜜的人。
纪彬淡淡看了一圈,嘴角的笑温和又疏离,只会让人觉得他是个好人,但又难以接近。这样的人,天生会让深花坡的村民们畏惧,基本上纪彬问什么,他们答什么,丝毫不会拖延。
纪彬笑着问道∶"请问深花坡的里长村长何在,我有件事想问问。"
像靠近邑伊县的里长们,大多还认识几个字。
但深花坡的村长,只是推选出德高望重的老者出来,说话都有些不利落。纪彬看着,笑了笑,又跟村长客气几句。
他们在村口闲聊,更不着急去找养花蜜的刘家人。
包达跟柴力自然明白纪彬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所以安安静静听着聊天。陈乙头一次跟着出来办差事,自然也是听着他们说话。
深花坡就十几户人家,纪彬跟村里乘凉的人交谈了小半个时辰,刘家人才出门迎接。
刘家有五口人,老夫妻下面有个二十的儿子,还有个十七的二女儿,再有个十一岁的小儿子。平日养蜂一家五口都会帮忙。就算是最小的小儿子,也是会割花蜜的。估计养蜂也是祖传的手艺。
刘家一来,自然是把人请到家里。
刘家二女儿连连道歉,纪彬摆摆手,并未放在心上。
这个小插曲,并未改变纪彬跟刘家人的谈话。
刘老爹道,拿起旱烟,开口道∶"我可是知道,你们用我家的花蜜做酸果酒,那酒都卖到春安城了,定然挣得极多。一斤三钱银子,这价格也太低了。"
刘老爹谈的时候,旁边坐着刘家大儿子,其他人则在门里偷看。
刘家二女儿下意识看了眼纪彬的脸,只觉得这人跟他们村里人都不一样,生得那样好看。这么一想,刘家二女儿眼神就有些闪躲,眼里带着不确定。
但刘老娘却皱眉让她继续看,并小声说着什么。让刘家二女儿有些害羞。
纪彬专心谈事,并未注意到这,只对刘老爹笑道∶"可当初签了契约,你们也是认这个钱的,不是吗?"
"我刘老汉不识字,谁知道跟你们签了什么东西。"刘老爹猛吸一口旱烟,他现在是整个深花坡最有钱的人,说话底气十足,"不识字的签的东西,那就不算数!"
这明显是耍无赖了。
好像吃定纪彬必须要他家的花蜜一样。
虽然事实确实如此,若纪彬被这三言两语吓退,乖乖涨价,那也就不是他了。
纪彬笑∶"不如这样,契约上定下的一千斤,我们还按原价付钱,后面的数量价格,我们再谈,如何?"
刘老爹顿了下,似乎也行?
他家已经有一千二百两斤的花蜜,原本都是准备给包达给酿酒坊的。可是无意中得知酿酒坊的酸果洒都卖到春安城了!这下让他心里不爽得很。
虽然他不知道酿酒坊到底赚了多少钱,但他总觉得自己亏了!
当初包达来买花蜜的时候可是说过,他家这花蜜极好的,就是靠他家的花蜜才能让酸果酒好喝。想想心里的计划,刘老爹继续摇头。
包达那时候只是随口说一句,谁知道就被刘老爹记在心里。
他一边想自家花蜜的重要性,一边想酸果酒卖到春安城,多让人心痒痒啊。在一个邑伊县都没去过几次的农家人眼里,春安城可太遥远了。听说那里都是贵人们才能住的地方。能把酸果酒卖到春安城,肯定赚得特别多!
一想到自家的花蜜能给酿酒坊赚那么多钱,涨价的想法就越来越清晰。就算不涨价,那也要给些好处才行。
算着包达定下一千斤花蜜的时间,刘老爹也觉得酿酒坊应该是需要这批花蜜做新酒的。又见来的人不是包达,咬咬牙,提了涨价的事。
有时候说农家人聪明吧,他们也确实聪明,能审时度势,找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毕竟刘老爹确实拿捏住酸果酒的重要性。
这聊下来,包达已经知道,原来事情出在他那,若是他不说花蜜对酸果酒有多重要,说不定就没涨价这回事。
刘老爹又道∶"不行,我知道你们要做新酒,肯定要用我家的花蜜的。若是不肯涨价,那你们也别做新酒了。"
包达忍不住道∶"哪有坐地涨价的道理,东家都说了,签了契约的按原价。以后的再说,这样还不行吗?"
以前一斤都卖不出去,现在一斤三钱银子,到现在都卖两千多斤,他家已经赚得比邑伊县的商户还要多。
怎么还不满足?
而且契约签得好好的,怎么能临时变卦。
刘老爹继续道∶"我不懂什么契约,反正要么四钱银子一斤,要么就不卖了。或者你们答应我另一个要求。"
这话说得很坚决,看样子早就想好了。-斤直接涨一钱银子,这跟抢钱有区别吗。再说,若是让他开了这个头,以后生意还做不做了。
至于答应他们另一个要求?纪彬听都懒得听。
纪彬淡淡笑了下∶"那好吧,既然谈不成,那就不谈了。"
什么?不谈了?要求还没说啊。
别说刘老爹,就连包达也愣住了。
纪彬笑着道∶"走吧,找个人家借宿,明日就回去。"
其实现在才中午,就算不谈生意,直接回家也没关系的。要借宿吗?
柴力包达他们虽然疑惑,但还是跟着纪彬离开。只留下刘家人傻傻看着他们。
刘家老大忍不住道∶"你们不买我家的蜂蜜,还怎么做酸果酒?就不怕要货的人跑你家吗?"
纪彬听到这话,回头看他一眼,淡淡道∶"这世上不是离了谁就活不下去,离了一个花蜜而已,我纪彬买不到吗?我是没钱,还是没人脉?"
说完,纪彬直接离开,竟然连挽留的机会都不给。
可那刘家大儿子竟然又过来,赶紧道∶"买卖不成仁义在,留下吃个饭吧,晚上住在我家,我家定然好好招待。"
纪林贝他眼神闪躲轻等了声根木不听他说什么
纪彬刚走几步,就听包达低声道∶"东家,对不起,若不是我无意说了花蜜对酸果酒重要,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纪彬笑∶"花蜜这事不算秘密,就算今日他们不知道,以后也会知道的。""以后注意点就行,毕竟坐地起价这种事,以后还会常有的。"
所以要把头一个给按下去,若是顺了他,以后的生意可就难了。
纪彬头都不回地来到深花坡的村口,还是村民们聊天的地方。纪彬让柴力去问问,哪家可以借宿可以吃饭,他们付钱的。
这知道刚问了句,有个年轻人忽然道∶"来我家吧,不收你们钱。"
这个年轻人声音突兀,但眼神像是确定什么∶"真的,我家不收钱。"说着,就指了指自家的方向。他家房子破旧,但打理得还算干净。
柴力讲纪彬点头,这才同意。
年轻人这么做,让其他人有些不开心,原本能挣到钱的啊,他怎么这样傻,他不想挣钱,难道别人就不想挣了吗?
这个刘冬是真傻啊,他有个傻子妹妹有个傻子娘,自己也是个傻子。
纪彬走到这个年轻人家里,也才知道他家房子为什么是最破的。
家里有两个目光呆滞的女人,她们两个看着有些憨傻,被人系了条绳子,绑在房子旁边。那绳子用了软布,尽量不伤人。
许是这样的场景让刘冬很不好意思,急急忙忙道∶"我去给你们倒水喝。
等刘冬离开,包达才小声道∶"他家只有傻子娘跟傻子妹妹,他爹受不了家里这样,直接出门不回来了。也就是这个叫刘冬的养着娘跟妹妹,绑着她们,是不让她们乱跑,毕竟这山上有狼有熊,很容易出危险。"
"听说他娘以前不是这样,怀他妹妹的时候摔了一跤,大人小孩都变得痴傻。""他爹照顾了一年多,直接离开这了,有人说已经死在外面。
纪彬看着也不好受,那个年轻人也不过十七八岁,这现实的绳子是拴着他娘跟他妹妹,但无形的绳子却拴着他。
不过那刘冬看着有些想法,不知道跟他想的一样不一样。
包达说完这话,让纪彬等人对刘冬都多了宽容。
见他端来的碗有些缺口,也是不碍事的。反而刘冬没了刚刚说请他们来自己吃饭时的勇气。
纪彬开口道∶"多谢招待我们,若不是这样,我们今晚就要露宿外面了。
说完之后,刘冬看向纪彬鼓起勇气道∶"其实这会天还早,若是这会出发,也能很快回家。"这话讲的,像是赶客人走一样。
刘冬连忙道∶"所以您是故意留在这的,对不对?"
纪彬笑,他的用意连柴力跟陈乙都没发现,包达也是一知半解。反而是这个年轻人察觉到了。
纪彬道∶"何以见得?"
刘冬认真道∶"您来深花坡之后,没有直接去他家,而是跟我们聊天,可见是不着急的。"而且那山谷并非他家独有,若是我们也养蜂,是不是一样能卖给你们。"
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跟纪彬想的一模一样。
他在听到刘家要涨价的时候,基本上做好几手准备,让引娘写信是一个。他自己过来又是另一个。
若是刘家听劝,还是按原来的价格卖给他,那一切好说。可像方才那样,根本谈的心思都没有。肯定是另外一回事了。
既然没得谈,他就要想力法怂恿深花坡的人一起养蜂。可能一起养蜂蜜没有一家养蜂蜜赚得多。但赚钱这事,谁会嫌少呢。
纪彬专门走这一趟,肯定是不能空手而回的。
现在还是中午,他直接找借口留下来,就是想看看哪家可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