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等算好所有钱,天都已经黑了。
其实就是把钱分成几份,各家该给多少钱,现在就准备好。等回了无仙城之后,直接可以送到他们手里。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棉商们都在无仙城码头等他们吧,毕竟这里棉花市场多繁荣,那边差不多也会得到消息。
现在准备好了,到时候不会手忙脚乱的。
这次看似收获四百多两银子,其实分到各家棉商,大家差不多赚到几十万两银子吧。这数字也多,但没那样夸张了。
除了要给出去的货钱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
那就是这次出去的税款。
按理说这种棉花的税率跟其他绸缎丝锦麻布,都属于利民的民生项目,就是收税低一些的。可越是知道这些情况,纪彬詹明才越谨慎,两人准备每人拿出三万五千两银子作为税款。纪彬自然是给邑伊县,詹明给春安城。
这钱无论放在哪,都不是笔小数目。
买卖货物交税这一项,纪彬可是从来都不含糊,否则他在邑伊县做事能那么顺利?若是不交税,县衙想修什么东西哪有钱啊。
至于詹明交到春安城的三万五千两,估计谭刺史都要惊讶一下。没办法,谁让这钱确实多呢。
等纪彬詹明从房间出来,他们手里拿着三个红封,一个红封是五十两的银票。自然是给到柴力,陈乙,振生。
三人接下后恭喜东家。
这也就证明,此次江南之行正式结束了。
仓库空了,货物没了。
全换成白花花的银子,还有比这更好的事?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都可以放松一下,在松江府逛一逛,然后启程回宿勤郡!
从九月十七出发,十月六号到松江府。如今十月十六事情全部办完。
别看只有一个月时间,但他们五人经历的事,可不像一个月发生的啊。估计这段时间的经历比许多人一生都要精彩。
纪彬道∶"准备在十月二十五之前出发,大家最近有什么喜欢的想买的,都买买吧。买得差不多了,咱们就雇船回家。"
这次肯定还要雇船的,最好联系也要回宿勤郡无仙城的船只,可以顺道一起回去。最近年前货运繁忙,应该可以雇得到,这事当然是詹明一手包揽,他对这些事最熟悉了。
有纪彬这句话,也就证明他们快要回家了。
至于手里的这些银子?足够买不少新奇物件回家乡了!
柴力自不用说,不讲平日纪彬私下给的银子,就他平时攒的月钱,都买不少好东西了。
陈乙更是拿着有生以来最大的赏钱。
天啊,不少人还羡慕他跟着东家出来,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得了这么多赏钱,说不定直接变成嫉妒吧!
纪彬他们没打算往苏州杭州那边,毕竟说的时候这些地方是挨着的,但真要赶路过去,实在是有些远的。
只有下次再来了。
但这松江府就比宿勤郡要热闹了,而且南来北往的人都有,店面更是分了南食北食,天南海北的东西都能在这买到。
如果说纪彬的杂货店能买来整个宿勤郡的东西。那松江府这边就能买到整个南军国的东西。
很多时候都是汴京苏杭流行之后的物件,才会传到他们那边。所以这一趟出来,肯定是有得逛。
但纪彬知道焦家人还在等着他,所以只逛了两天时间,差不多看什么好玩的就给引娘买了。衣服布料也买了最新的款式,至于钗环这种东西,那首饰店老板都在怀疑纪彬是哪家的公子要讨心上的喜欢。
在得知他是给自己娘子买东西之后,漂亮物件更是流水般送过来。
不过纪彬看了看,其实大半引娘都有。
毕竟他家杂货店在春安城买的东西,也会从远处进货。
等买了两天东西之后,纪彬算着时间,自己给引娘写的信,估计还没到手里。
之前卢火长他们启程回无仙城,纪彬托他们带了信回去,算着时间船基本还在水上飘着呢。
不过卢火长他们,应该正好能跟宿勤郡周家运棉花的船打个照面。他们家也太慢了,怎么还没来。
纪彬在无香宅准备跟焦家人们讨论种棉书的事,詹明则带着柴力他们继续逛街买东西。估计一天的收获也不小。
原本柴力不想去,还是纪彬说,让他看到什么漂亮首饰包下来他要买给引娘,柴力这才同意。
纪彬也是想让柴力出去逛逛,他最近都在无香宅,也没什么危险。
自从棉花卖完之后,简直一身轻松啊。
纪彬去找焦家人的时候,见他们已经开始写各自的部分了。
可出来焦家主的字不错之外,其他人写下来的东西让人头疼,甚至需要翻译好吧。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是让他说的话,可能还察觉不到问题,要形成书面的文字,却问题多多。
有时候连下笔都不知道怎么下,这也是很多农人形成不了文字的原因。
毕竟写下来的技术总结,既要清晰明了,还要没有疑义,不会让人误会其中的意思,这点真的不容易。
所以纪彬到的时候,四个焦家人简直泪目好吗,都想拉着纪彬来帮他们总结。
纪彬哭笑不得,先看了看他们各自写的东西。
其实纪彬也是头一次做这种事,要说多专业那也没有,可他上了那么年的学,系统归纳还是会的。
当初他只是随口提了一下,真正对这件事重视的,还是焦家家主。
不过纪彬的意思也简单,毕竟焦家人去了那么多地方,十六个焦家人他们各自的经验都不一样。如果归纳成宿勤郡种棉方法,扬州失败方法,蜀地种棉方法,以及等等。反正各地自成一篇,用词不能太晦涩,符合当地习惯。这样的种棉书写出来,是真正适合一本书走天下的。
这方法种还要提前说明当地的天气,当地土质,当地人的习惯等等。
纪彬说了这些之后,就见焦家四个人齐齐看向他。仿佛他说了什么可怕的话。
最后焦家主先反应过来,拍着纪彬肩膀∶"若这书成了,肯定能惠及整个南军
毕竟写得也太详细了。
纪彬却道∶"你们真的要写出来?这可都是你们总结出的,若是写了之后,整个南军国种棉数量肯定增多,因为书的原因,种成的也会很多。那你们怎么办。"
这是古代,不是现代。
古代拥有一门技术是真的可以吃一辈子。不对,现代有技术也能吃一辈子的。
而且古代家族观念更重,这是他们整个焦家的财富,没必要分享给所有人。
谁知道纪彬这么一说,四个焦家人竟然同时顿了下。
他们这会坐在花厅里,来来往往也有仆人,焦家主让人都退下,这才道∶"焦十一应该没同你讲我们当时经历了什么吧。"
当时?
纪彬明白过来,他们说的是汴京权贵逼他们的时候?
这是纪彬只听詹明讲过,当初知道焦家能在除边域外的地方种出棉花,还是气候温度跟汴京很像的鲁地种出来。
再有棉花;疯狂的价格,就有一群人去找焦家。
焦家主道∶"从十月棉花收获,十一月卖出去,我们家门口就站满了人,当时我们也想过怎么在内地种棉是我们琢磨出来的,不给又能怎么样呢。"
怎么样呢?
只能说有人想折磨你,总是有办法的,特别是这种有权有势的人。
当时焦家都在东葛州,一共种出五万斤棉花,原本以为这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没想到却是家族命运分崩离析的时刻。
那段时间里,焦家所有人出门的时候都有人跟着,问他们做什么,他们也只说是保护安全,这些膘肥体壮满脸横肉的陌生人保护安全?谁信?
若是家中女子小孩出门,那就更可怕了,还是十几个男人盯着。
有次焦家主的小孙女甚至被直接用糖哄走,等了两个时辰,焦家人急得满城乱找,小孙女被平平安安送回来,不仅头发一丝没少,还找了个专业的乳母带孩子,小辫子都扎得特别好看。
问她去哪了,小孙女说吃了糖人,买了奶糖,还买了很多糕点。
小孙女也哭过,甚至还能看到泪痕,可那两个乳母竟然带着孩子去看变戏法。反正哭哭停停,两个时辰把人送回来了。
这样的行为让捕快们都没办法,就算是把人关到衙门,那又能怎么样,毕竟没有伤害到小孩子,还把小孩送回来了。
送人回来的甚至还朝焦家人笑,他们对这种无赖手法可熟练了。
而且就算关到衙门,那背后的人还可以雇人继续这么做。
今天是把人送回来了,你能赌明天送不送回来?若是真的不送回来,这些人谁都抓不住。
当地的知县刚开始是管的,后来不知得了谁的命令,对此事自然松懈。
与此同时,焦家晚上时常被人敲门,必要把门敲得声音巨大,等一开门,那人又说没事。又或者拿着唢呐铜锣,也不伤人,就是在你睡觉的时候不时吹两下,敲两下。
想想你半夜睡得正舒服,突然被一阵巨大噪音吵醒,然后你怎么阻止都没有用。等你好不容易又躺下,噪音又来了。如此反复,谁能受得了。
半个月后,焦家主的小孙女再次不见,其他人是慌张的,可焦家主却在家中等着。
果然,三个时辰后,小孙女被送回来了,因为还是上次的乳母,那乳母还说是家中的朋友,估计因为上次确实没有受伤。
而且焦家为了不吓这个四五岁的小孩,更是不会多说什么。
所以这次玩得比上次还开心,甚至还带着她去看傀儡戏,回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个小傀儡,在小姑娘看起来是可爱,毕竟小朋友懂什么。
但在大人眼中,那就是可怕了。
送小孙女回来的人还比了个四。
焦家主明白,若是他还不同意教这家学种棉,下次他最疼的小孙女就要被抱走四个时辰。再往后是多久,那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