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谢阁老笑∶"对啊,试试也行,你考上秀才,还不用交税了。"
纪彬一脸正直∶"若人人都不交税,那县城治安怎么办,县衙的维持怎么办,该交还是要交的。"
他不缺这点钱!
谭承乐无奈,纪彬已经好几次回避这个问题了。人人都想做大官,怎么他纪彬就不一样啊。
纪彬心里笑了。
虽说做官也不错,可他人脉通达,生意平稳,上不用看长官脸色,下不用顾及御史参奏。京城的大官都没他过得这么舒服。
人各有志,有人喜欢权,而纪彬只希望让自己跟家人过得舒服些。
等谭承乐他们再离开。
纪宅忽然少了许多人,但稍微一算,还是有三十六七,而且小厮婢女们压力都少了很多。干活明显更细致了。
说起小厮婢女们。
如今他们总算从兴华府的梦魇里稍稍走出来,只要没人提兴华府的名字,大家脸上也是带笑的。而且渐渐胖了些,不像之前那般骨瘦如柴。
甚至隐隐觉得,如今的日子,似乎比在之前主家里过得还要好,毕竟家里主子少,而且都不是计较的。
可所有人都知道,主君跟夫人也不是好糊弄的人,若是好好做事,那他们自然好。不好好做事的,大家下意识打了个寒战,说不定会被送回兴华府?-想到那,所有人眼里都会闪过惊恐。
正月十八这天,纪宅里剩下的全都是自己人。
上面坐着的是纪彬引娘,后面站着柴力陈乙,旁边站着林博,下面则站着三十个买来的人。虽说杂货店的事还没了解,但今日难得把人都聚在一起,自然提前喊了林博回来。
他以后可是纪宅的管事,虽说没什么经验,但有陈乙跟柴力带着,想必很快能上手,会不会做事倒是次要,能不能学,对纪彬亲不亲近,这才重要。
下面的人其中十个女子,十五个男子,五个八到十二岁的小孩。
这么打眼看过去,他们衣服整整齐齐,打扮得也干净,也没之前那样瘦了,简直跟刚来的时候判若两人。
女子的衣服多是浅色,男子多是深色,孩子们则什么衣服都有,料子也要更好些。
纪彬并未说话,而是看向引娘。
他在这就是个摆设,内宅自然一切听引娘的。
"今日是头一次发月例的日子,所以正式了些,以后每月十八,早饭过后,按照一个院的顺序,一起来领月钱。"引娘开口道,"主院的女使一个月两钱银子,西院,花园的,一钱半银子。"
"门口的小厮同样是一钱半,守门跑腿护卫的则是两钱。"
"家中十二岁以下,每月活计不多,只得半钱。"引娘朗声道,"可还有疑问?"
众人不答,他们的规矩都是极好的,没有主家允许,根本不会窃窃私语,但下意识都看向主君夫人。
他们还有月钱?
原本以为被买回来了,就不会有月钱了。
也不是,以前他们的身契也在主家手里,按照规矩是要有月钱的。但他们之前都是粗使奴婢,就算在官员士族家中,这月钱跟如今的也差不多。没想到鬼门关里走一遭,竟然还能跟之前一样?
引娘这样是见过知县夫人打理下人。
虽说人是买来的,可若是不给月钱,那可太苛刻了,体面人家都不会这么做。
而引娘斟酌几分,定下这个月例,虽说比不上高门大户,但刚来这里,在本地已然算不错的了。毕竟等于管吃管住管衣裳,还能拿这些月钱。
见他们脸上只有惊喜,引娘继续道∶"若是好好做,在纪宅年份久了,又或者事情做得出色,这月钱还会涨。"
如果按照外面的说法,主院的两个从盐场来的婢女,两人算是二等婢女,若是做得好,那月钱自然水涨船高。
要有上升途径,大家才会稳定嘛。反正纪大哥是这么教的。
剩下的引娘又补充几句,大约就是,不能争执,不可打架,婢女们有争执可以报给主院的两个女婢,分别叫棉红,棉橙。
两人因在主院做事,隐隐有些小管事的感觉。小厮们有事,要辩理,则要找陈乙。
等林博真的来了之后,他们都可以去找林博商议,这次也算见见林博,算是认人了。
林博也很紧张,他还是头一次面对这么多人,以后自己就要管他们?这怎么能行。
虽然东家说,他平日跟货郎们关系处得都好,这些人只会比货郎们还好管,让他放心。可这怎么放心啊。
好在面上只是微微出汗,稳重地朝众人点点头。
纪彬知道林博年纪小,跟引娘同岁,过了年也才十八。可他宅子刚开,找个年纪小的人也无妨。最重要的是,他信任林博,信任可比其他的重要。
至干五个小孩,也没什么正式的活计,这些钱也就是给个零花。
不过因为谢阁老那边什么事,纪彬让两个小男孩过去帮着研磨,谢阁老那边也能热闹点。三个小姑娘则多是跟着引娘,平日也就是跑跑腿,拿个东西,太累的活也是没有的。
不少人还羡慕年纪小的孩子,竟然能跟在主人家跟前。
他们刚来的时候,大人都是奄奄一息,更不要说孩子们了,现在脸上也养出一点肉,谁看了就知道他们日子过得还可以。
等发了月钱人也就散了。
纪彬引娘都没有太多话要讲,只要好好做事,那就行了,开会是最无聊的事。
也幸好家里其他生意如今不用多操心,不然他跟引娘要忙的事太多了。
私塾来个新夫子的事,也是比较要紧。
这夫子是万秀才推荐过来的,名叫谷明坤,春安城宁武道人士。
永义三年中的秀才,今年三十七,约莫是二十五那年中的秀才,已经是十二年过去,今年灰心丧气,估计是准备科考了。
但宁武道跟之前的邑伊县差不多一样穷,也没什么地方可供他教书。
大方打听,才知道万秀才考试之后,他在的私塾有个空缺,于是走了六天的路,来到纪滦村。
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纪彬安排他住在万秀才家旁边的客舍里,那也是处小院子。先休息一下,第二日再说。
谷明坤带了自己的文章跟课业,只是给纪彬的时候有些嘀咕,都知道纪彬做生意厉害,看文章却不知道怎么样。
可谷明坤还是认认真真地递给纪彬,不管怎么样,这都是自己的东家。
其实这些文章,纪彬看过许多了。
旁边有个谢阁老,还有太子往来的书信,纪彬想不了解都难。毕竟秀才举人们写的文章,多是评论时事,又或者有什么想法建议。
而这些东西的内核,都在谢阁老跟太子信中,顶多是文章的用词用典比较频繁而已。但提炼出来的核心,却是一样的。
纪彬只看了几眼,惊奇道∶"谷先生的文章精练简洁,其中不乏亮点,为何不去科考。纪彬又指几处,说得十分详尽。
谷明坤来不及惊讶,叹气道∶"我的文章连府试都过不了。
之前说过,南军国的科举制度并非那么完善,因为读书人少,所以秀才们想要科考,经过县试,再过春安城的考试,然后是宿勤郡的府试。
考过春安城的城试之后,才能保住秀才每月俸粮,这可不是考一次秀才,终身给钱粮。若是哪年不过,朝廷的俸粮就没了。
保住俸粮之后就是府试,府试过去了再去汴京。
万秀才三年前过了府试去了汴京,然后名落孙山。
这位谷明坤是府试都没过。
怪不得今年灰心丧气,想要认真当夫子了。
可纪彬却瞧着,却觉得谷明坤的文章是有些章法的,按照谢阁老的话来讲。就算是考上了榜眼,当时的文章看起来花团锦簇神采飞扬。
再回过头,让纵横官场十多年的人官员来看,其实还是漏洞百出,不过是从漏洞于出的人,选出漏洞百出的人而已。
当然谢阁老说得话也是过谦,但他的意思很明白。
科考文章里,一篇之中有一个亮点,那就够了的,要是有三个以上的亮点,科举基本稳。
纪彬也不知道谢阁老每次都跟他念叨这些干什么,但这些话还是往他耳朵里钻啊。
反正他现在看着谷明坤所写的文章,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甚至亮点不止一处。还是说自己看错了?
既然是有真才实学的,来纪家私塾启蒙自然很好。
谷明坤也没想到,他做生意的东家,竟然是能跟他聊文章的,眼睛立刻亮了。说什么都想拉着纪彬多聊些内容。
但纪彬轻咳了声,开始跟谷明坤说当夫子的报酬,赶紧看清我的铜臭味!不要再问了!
月钱自然跟万秀才的一样,每月二两,超过二十个学生,超出的部分每人再多一百五十文。可以说报酬很丰厚。
现在的万秀才一个月差不多拿近四两银子,而且是净落到手里的。
作为纪家私塾的夫子,一年到头都不用买东西,衣服被褥,乃至吃穿用品,全都有专门的人供应。
纪彬还跟谷明坤说,不管需要什么,都可以找他的管家林博,很快就会送到。
纪彬对人客气得很,谷明坤终于明白,为什么万秀才心高气傲,还愿意在这认真教书。
说到最后,两人已经相谈甚欢,谷明坤的乙号小院已经被收拾得干净利落,以后他要是想带家人们过来住,那也是可以的。
至于万秀才那个甲号小院,现在则被保留住,毕竟那边科考情况未定。
现在的客舍则分别安了牌子。
从左至右,按照甲乙丙丁戊来分,除了丁院之外,每个院子都是两间客舍。
甲院自然是万秀才宣三姐暂住,乙院则是新夫子谷明坤暂住,丙暂且空着,纪彬原本打算让梁家二女儿二女婿当分坊。
丁自然是包达一家,他家夫妻两个,再加上自家两个女儿。戊则是酒坊伙计们居住。
一看到这些院子,引娘他爹宣老爹就会感慨,纪彬让他建这些院子的时候,他真的担心过会空着,没想到竟然有些不够住。
纪彬都打算把他新买的地也盖上房子了。
还记得之前买五百亩小麦地的时候,又买了两千亩的山地跟沙土地吗。
那块沙土地在纪宅的西南方,如今那块地还空着,那边盖起来的话,也不会挡住纪宅前面的视线,只是在侧翼稍前的位置依山而建。
其实也挺好的。
但纪彬只是想想,并未动工。现在还不是时候。
新夫子谷明坤这边暂时安稳,他托纪彬的货郎帮忙送份银钱给家里,他则安心在乙院备课。万秀才还留了自己的课本,好让他知道学生们的进度。这对他来说可太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