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很多公司里面。
外聘什么什么职位,基本分两种,一种就是个名头好听。
还有一种则是极有本事的人才能做,这种人要么有名气,要么有能力,或者在行业内首屈一指,稍加指点就能让公司蒸蒸日上。
所以集团公司上到老板下到员工,都会毕恭毕敬。
纪彬怎么也想不到,他在古代还体验了一下"外聘"的感觉。
简直是空降到朝廷中,凭空建个船务司出来。
最重要的是,他不属于官宦体系中任何一派,就算是最为熟悉的谢阁老谭家等人,他也不属于他们。
反而是皇帝最喜欢的"孤臣"。
他做什么,都不会影响到朝中势力的平衡。
这种人无权无派,还没有靠山。偏偏又有能力。
纪彬接到诏书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就是所有皇帝最喜欢的那种啊!
因为没有派系,所以只能忠于皇帝。而且能力也算让新皇可心。
怪不得他绞尽脑汁,也要把自己的名头堆得极为好听。他早在工部三个官员过来的时候就应该有察觉的。
古有千金买骨,现在有外聘司长。新皇很努力了!
千金买骨就是,有个人想要一匹上好的马匹,花了干金买了马儿的骨头,差不多意思是为了良才什么都可以付出。
新皇不仅用他这个外聘司长,还用了无权无势的兴华府知府晁山,海太城城主樊海钧。看来,派他们过来也是故意的。
朝中士族势力盘根错节,当初一个西北谈家多能做出偷梁换柱的动作,可见士族的势力有多大。看来新皇已经做好准备,要用天下无权无势的读书人,来对抗这些士族了。
远处的事情纪彬也只是过遍脑子。但这样的改变绝对是好事。
能在有远见的皇帝手下做事,同样是好事。
纪彬笑笑,收起这份诏书,能有什么办法呢,诏书都下来了,无非在他许多名头上再加个正三品的官衔而已,无所谓的。
纪彬是无所谓,但旁边的樊城主目瞪口呆,神情呆滞地看向他。
再早之前,樊海钧就知道纪彬,从万举人口中得知了,又从很多人口中得知纪先生。之后接触纪彬,他算是心服口服,怪不得那么多人称赞他。
但现在呢?
自己寒窗苦读那么多年,这才得了个正七品的城主位置,还是这么破旧的小城城主。
可纪彬呢?我的天。
-次科考场也没去过,一次应试也没经历过。直接从小货郎变成三品大员?!甚至比隔壁兴华府知府的官职都要高。这也太夸张了吧。
樊海钧看向纪彬的眼神已经变成完完全全的崇拜。这简直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不对,做梦都梦不到这么好的事!
怪不得万举人天天夸他这个连襟,真的比所有人想象中还要厉害!
可是从平民直接到三品大员,还是让人回不过神啊。
虽然大家都看出来纪彬这个三品官职其实跟正经的官员不一样,但那又如何?就是圣人钦点的三品,还是船务司司长,等兴华府知府过来,都要拜见纪彬的。
这是不是真的三品,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大家是认的啊!
从汴京过来不少人,虽然早就知道圣人的诏书,可心里也在惊叹。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有纪彬这种殊荣!
不过这也看出来,圣人求贤若渴,只要你有能力,圣人是不会亏待你的!想方设法都要让你功成名就!
这么一想,很多人渐渐不嫌弃这里的环境。环境苦又怎么样,圣人都会知道的!圣人会体谅他们的!
等他们在这地方做出政绩,也会有纪彬这种优待吧。就算没有纪彬这么厉害,但能比现在要好?有了这种想法,好像干起活都特别有动力!
大家心思不同,可表现的形式却一样,那就是努力干活!不就没有办公室吗!他们自己盖!所在的地方是废墟?那就重建!
船务司里面什么都没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等大家抬起头看向纪彬的时候,只见他并未因三品官衔而有所不同,只是笑了笑就把东西收起来,背着手道∶"既然如此,那就开工吧。"
没什么豪言壮语,就是这一句简单的话。
那就开工吧!
开!
有了汴京来的二十多人加入,场面更加火热,有人甚至换了跟樊城主一样的汗衫,反正这里也没人认识他们,他们可以一起盖房子的!
只是苦了宣老爹,这群人要力气没力气,要技术没技术,就是添乱啊!
五个官员跟十个小吏,还有他们带来的随从们都在盖房子。
唯独江志乌革,还有宗轮将军的侄子宗亦杨还在纪彬身边。
宗亦杨盯着纪彬看了会,这才道∶"我伯父一直夸你,说你要是去边关的话,一定是个很好的将领。"
纪彬听到这话,立刻摇头∶"怎么可能,我根本不会带兵打仗。''
谁知道纪彬刚说完,就听协理中台,也就是之前工部的席坤道∶"我们之前的工部尚书,一直想让纪彬去工部任职。"
有个小吏也开口∶"好像我们户部尚书不想让纪彬过去一样。"
"对啊,户部尚书说了好久,还松口说,只要纪彬去户部,他就跟属下商议,再给圣人开三个船厂都行。"
???这都是什么话?纪彬自己都不知道啊。
江志笑嘻嘻道∶"你们以为只要这两个部门想要人吗?翰林院谢阁老已经说了很久,他点名想要纪彬当徒弟啊。"
其中工部不用说,前工部尚书跟一个老道用纪彬的方子做出夏日冰出来。当时是瞒得很好,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加上这次的蒸汽船,已经让工部垂涎若渴。
可也没有户部那么急着要人。
纪彬别的不说,挣钱的本事可太厉害了,除了挣钱之外,他对物价的估算,对很多东西的前景都能琢磨得差不多。
他们户部也是有那么多信息才能算出来,但纪彬没有那么大的消息来源,可每次都能把事情预估得很对。
如此良才,谁不想要。
这人若是来了户部,那他们户部也不抠门了啊,哪个地方想要拨款,肯定立刻给钱。
至于最后的翰林院谢阁老,这还用说吗。
谢阁老也算是朝堂中最了解纪彬的人,估计比新皇还要了解。
可他们都通通都失败了。
就算是新皇,也是靠着强行的诏书让纪彬称为合格的编外人员。没办法,谁让他是皇上啊。
纪彬哭笑不得,他不在汴京,当然不晓得朝堂这些争论,不过听着就乱精糟的,估计当皇帝也没那么轻松。
管他呢,反正他现在只要好好建船厂就行,跟之前还是一样啊。
还是孙旺家店铺,孙旺看着他们来回走,甚至下了决心∶"要不然我拨个厨子过去,在海太城也开家小店面,你们也不用辛苦跑过来了。''
还能这样?
纪彬刚想拒绝,觉得这样太费事,可孙旺却一拍手∶"对啊。我现在就开分店,反正有纪彬兄弟在,以后这里的生意一定会好起来!"
说起来海太城可是一个店铺都没有,否则他们这群人也不会来兴华府吃饭。
纪彬把拒绝的话咽了下去。
也行,孙旺要是在海太城开分店,反正他天天光顾,总比自己做饭强,他那细碎的厨艺,不用提了吧。
再有从汴京来的这群人,手里也都有钱。开就开吧!
纪彬还能跟孙旺说话,其他人都在埋头苦吃,明显要被这味道鲜得吃掉舌头!人间竟然有如此美味!
这饭菜也太好吃了吧,若是这店在汴京,肯定天天高朋满座!
不过也只有在海边,才能吃到这么新鲜的食物,没办法!
但纪彬却想到什么,新皇给了他那么大便利,他不能什么都不回吧。
纪彬拜托孙旺装几百条最好吃的海鱼,又从家里冰铺买来十几万斤的冰,又雇了船,直接运着几百条深海鱼深海海鲜送到汴京!
他也来一次一骑红尘妃子笑!不对,一船海鲜皇帝乐。
虽然接的稀碎,但大家明白意思就行了!
纪彬如此做事,自然因为看出新皇的真心,那位真的想让他把造船司收拾出来,所以才给这么大便利。
他就用这船兴华府特产,做个小小的回报。
毕竟新皇都给了八十万两银票,还是走的私库,他还点海鲜,不为过吧?
这次从兴华府回海太城,又带回来孙旺跟孙旺家的厨子。
其实孙旺本人都没想过这么快开分店。
但看看邑伊县的生意,再看看兴华府的生意,早开分店早好!他们家可以的!
于是海太城就有了第一家食肆。
虽然这间食肆不如兴华府的大,甚至还不如邑伊县的豪华,可也算开起来了。
还留了个手艺极好的厨子和两个伙计,也是孙旺家亲戚,三个人的小食肆成本也不高,这让从汴京来的官员们,又刷新了对纪彬号召力的认知。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这群人吃饭问题彻底解决,孙旺家食肆的菜品也多,连吃一个月都不会重复!
现在有了斗志,还有了美食,大家动力更足了。
属于船务司的官署在建,之前隐下去的码头同样在修缮,纪彬两边都跑,难得闲下来。
可这一闲下来,其他地方的信件就等着他处理。
先是引娘的信,引娘信里说了蔡运家想用她设计的琉璃瓦,可心里又有点忐忑,所以这几日打算再试验一下,确定没问题就用上。
然后是狼大狼二。这两个花了长篇幅来写。
之前纪彬引娘去汴京的时候,狼大狼二还经常在身边。
等他们两个从汴京回来,它们就不怎么回家了,偶尔回来一次也是急匆匆离开。好像有事情一样。
不过他俩很忙,见他们也没瘦,也就没管。
引娘这次回来倒是发现不对劲,正好狼大回来,还叼了家里的鸡腿要走,自己被引娘拉回来。
狼大委屈得很,但还是带着引娘过去。
去的地方,自然是纪文山的一个矮山洞里。
还没靠近,引娘就闻着一股腥臭味,往里面一看,里面绿油油的眼睛死死盯着她,还好狼大及时跳上前嚎叫两声,还用头推操那头引娘不认识的狼。
这才让引娘躲过危险,这狼引娘绝对不认识!
但她仔细一瞧,发现那头狼护着几头小狼患!
这小狼患明显刚出生没多久,当初纪彬捡回狼大狼二的时候,都比这狼患大。
引娘不敢置信地看着狼大,开口道∶"你的?"
那狼大跟着纪彬引娘时间长,自然能听懂一些,欢快地继续嚎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