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这么贵,想学车的人还是很多,只是没有门路而已。
这个门路,周杨慢慢在搭建起来,朋友之间哪有抢生意的,但是其他行业上,也可以推广开来。
从哪推广是个难题,禾儿手指无意识地在腿上摩挲着。
到地方给钱下车,心里还在琢磨着,等站在电梯前,甩甩脑袋把杂念甩开。
联合大楼的名气之所以广,无疑体现在方方面面,和本地样式完全不同的办公楼格子间就是其一。
高明的公司,现在已经有四五十个员工,除开他花大力气拿下的伊尔代理权,还有其他国外品牌,同时也做出口生意。
这一阶段,出口其实比进口更好做,主要是外贸经营权这一块还没放开,有营业资格的公司比较少,很多事情都得找一个有资质的公司做“中转”。
挣钱的也几乎是这一块,但高明的重心还是放在进口上,主要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阶段市场上各类商品供应不足的冲突。
他成立的明禾,对,公司就叫这个名字,很显而易见是从哪儿来的,就不赘述。
明禾设立在八楼,并不高,面积也不大,但在本栋楼大多数的外资里,也算是中国人的一席之地。
从里到外,都显得十分的正规,以及和国际接轨。
比如进门处,就有前台。
禾儿是熟面孔,没人拦她,只有助理多说一句道:“高总在开会。”
每次说到“高总”,禾儿总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会议室是玻璃墙,因为在走廊的最里面,也没人会走过来,今天就没拉上窗帘。
禾儿不知情,本来是想过去听听声,结果和里面的人面面相觑。
但该做正经事的时候还是要做的,高明冲她笑一下点点头,又接着听别人说起话。
禾儿也不打扰,只让人把她准备好的鸡蛋糕拿去分,分量多到可以给全公司做下午茶,又自己倒杯水,进高明办公室坐着等。
边等边思考着刚刚还没有结果的问题。
高明来的时候,看她冥思苦想的样子,问道:“眉头怎么皱成这样?”
禾儿不由自主摸着自己的额头,把困扰说给他听。
主意其实是挺好的,但有个问题,高明实诚道:“不管你想教什么,能不能找到倾囊相授的老师,都是个问题。”
会手艺的有句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从古至今,很多行当都是家传,不是血缘关系,都不足以让人坦诚。
这倒也是,禾儿心知烦恼不是一处,说:“我再考虑一下吧。”
她也说也行动,最终敲定,禾苗技术培训班的第一班,是教厨艺,师傅定的是解放前跃华饭店的大师傅,老爷子退休没事做,又无儿无女,最好教人做菜。
自古做厨师的,哪个不是洗菜切菜先三年。
禾苗技术培训打出的广告却是一年出师,一时不知道引多少人关注,批评的声音比较多,很多人质疑这样教出来的厨子真的能做好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