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仅此一家

足坛风云路 旭皓 1902 字 5个月前

都说粗话是学习语言最快的方式,想不到这个来自英国的捞佬(外来户)连普通话都没学懂几句,当地土白话倒是学得挺到位的,声音一出,更衣室内更是哄堂大笑起来,这个老外还真不简单。

一声哨响过后,比赛正式开始,客队黄莺还想故伎重演,将他们上一场玩得很溜的那一套传控再一次施展,试图再次得分;

但是他们很快便发现了,主队玉柴的防线收得很紧,三条线的呼应很多,整体阵型保持得很好;

黄莺队想通过快速传递的方式将皮球向前推进,但却做不到,每一名玉柴队员都像上紧了发条一样,每球必争;

被过了之后马上展开就地反抢,越南球员常常是没带出几步,就会有临近的玉柴球员封了上来。

而且随着身体接触的增多,瘦弱的黄莺球员对上壮实的玉柴球员,显得十分的吃力;

这也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传控,连贯的节奏也变得支离破碎起来,进而陷入了与对手拼身体的肉搏泥潭之中;

踢得十分难受的黄莺队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整体阵型涣散,三条线脱节,自身失误开始增多;

最要命的是,发挥不如意的他们开始将气撒到了裁判身上,抱怨主裁判严重偏袒主队,对于中国人粗暴的犯规动作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先后有两名黄莺球员因为不满裁判的判罚,做出了挑衅动作,遭致得黄牌。

两队的表现跟上一场比起来就像互换了一样,虽然还没有进球,但场下的莫华强就淡定了许多,这场比赛已经稳了,进球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上半场双方互交白卷,进入下半场以后,主队玉柴开始加大力度放到进攻之上。

当前的形势开始变得微妙起来,如果再不进球的话,对于主队来说是很危险的;

上半场觉得还有时间,并不太过着急推进,但到了下半场20分钟过去以后,场上比分还是没有变化,他们就有点沉不住气了;

黄莺队看出了主队球员的心理变化,他们也知道只要守住目前这个结果,晋级的肯定是他们;

尤其是在黄莺队的一名球员因领到第二张黄牌被罚出场后,他们开始淡定了下来,开始利用球场宽度,利用娴熟的脚下技术,不断的整体调动拉扯着主队的阵型。

玉柴队着急也没有办法,越南人脚下活确实是细,逼得太凶会给他们突破的机会,保持空间,他们又会开始进行无聊的倒脚,稍微一进行身体接触,越南人又会很聪明的倒地,真的是里外不是人。

就这样你来我往的消耗拉锯之中,比赛时间迅速耗尽,来到了补时的最后一分钟。

两队的教练都紧张的站到了场边,在着急的观望着形势的发展;

黄莺教练是盼着比赛快点结束,莫华强则是祈祷着奇迹出现,双方的情绪表现也反映出球场上焦灼的形势。

球权依然在黄莺队这边,他们还是凭借着熟练的一脚出球,将火急火燎的玉柴球员撩拨的欲罢不能,为此得到了两个任意球的机会,也造成了三名玉柴球员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