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少珩居然说他镇北王府要卖掉一部分良田?
莫少珩心道,良田的确不错,但北凉有明文规定,良田只能用来种粮食,这是因为北凉缺粮,所以定下的限制,本也是好的。
但它也限制了收入。
而莫少珩他在他的那些铺子上面吃了亏,至今还没什么生意,所以他得另辟蹊径。
众人心道,就算莫少珩将镇北王府的所有良田都卖掉,那也不可能达到帮难民养孩子这个目的。
莫少珩一笑,又开始从箱子里面取东西出来,侃侃而谈了起来。
这样就过去了整整一个上午。
至于最终的结果……
圣人已经派人去告知今天等在城外的难民了,“若是朝廷给他们住宿,给他们养孩子,他们是否愿意以工代赈,以工代税去修建运河。”
甚至还专门说道,“此次征工,全凭自愿。”
不愿意的也能得到朝廷的救济,毕竟都是北凉的百姓。
当然,肯定是吃不饱的,勉强不死人吧,以前朝廷救济难民就是这么做的,这次有了东唐借的粮食,自然能宽裕不少,但那是给应招的工人和他的家庭的。
下了朝,莫少珩走得特别慢,大概等赵棣走到他身边,莫少珩说道,“要不要将你家的良田也卖掉一些帮难民养孩子?”
赵棣:“我家铺子生意好。”
不用卖田。
莫少珩:“……”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莫少珩还没答,这时候,上议大夫范寇的声音在旁边想起,“我家良田有点多,也准备卖点。”
莫少珩:“……”
第36章 卤肉
下了朝,莫少珩想了想,他几天前答应过赵景澄等十五个少年去带他们逃课。
结果因为突发事件,不得不爽约。
现在倒是有时间去国子监看一看了。
国子监,还是那个同僚:“祭酒让我转告世子,世子以后就负责那个学舍。”
莫少珩现在由四门助教升了文学博士,按规定,是要带一个学舍的。
当然一个学舍有很多个授课的文学博士,教授不同的内容。
“祭酒还说,以后这个学舍如何授课,都由世子自行决定。”
莫少珩:“……”
不是说国子监祭酒是个老古板吗?他怎么看着思想挺开明的,连他带学生逃课都不计较不说,还让他自行决定授课方式?
国子监祭酒孙望书的确是个老古板,但他也有他的人生境遇。
孙望书年轻时读书十分刻苦,但或许因为天赋原因,在课业上并不出众。
直到遇到了他的授业恩师愚之先生,他就跟突然顿悟了一般,学业有成,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