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百姓喜欢听这个啊,喜欢听赵岚表述观点。

灵石公府那里也差不多,随时随刻都蹲着一群学生,眼睛都绿了的吃着干粮,人一出现,就嗷嗷叫的冲上去。

用莫少珩的话来说,有一点狗仔的样子了。

而与人辩论,是最容易上头的。

特别是……还不是面对面,而是赵岚和灵石公在三街战报上激辨。

若是让两人面对面辩论,以两人的身份,多少都是有些顾虑的。

但现在这种辩论法,就相当于网络上的两个人,通过网线在聊天。

网络上两个人争论了起来,嘿,得多精彩相信大家也清楚。

莫少珩看着也是一笑。

两个人要“打擂台”,他也拦不住啊,成全他们。

百姓们看着赵岚和灵石公两人每天在战报上面辩来辩去,也是越看越过瘾,跟看连续剧一样。

不仅百姓,百官也得看看两人争得如何了。

事情的发展愈演愈烈,小记者们每天跟打了鸡血一样,他们终于搞了一个大新闻了,开门红。

赵岚和灵石公,一是辨得上了头,二是,现在事情的发展,恐怕他们不辩出个结果怕是下不来台了。

慢慢地,用词开始犀利了起来。

都是读书人,知道怎么绵里藏针地攻击对方的薄弱点。

赵岚弱了一点,但他身为太子,替他出谋划策的西席数量不少。

但随着辩论的激烈,莫少珩也发觉了不好的苗头。

再这么下去,怕是要出事,而且他们的战圈开始扩大了。

一开始,赵岚还是依靠他的西席,但慢慢的开始拉支持他的朝廷官员下场了。

而灵石公那里,也开始拉他的学生下场了,而他的学生,多在朝堂为官。

眼看,一场辩论,硬生生地要变成朝廷的政党之争了。

作为始作俑者,又或者推波助澜的莫少珩:“……”

他怎么觉得有些心惊胆战的。

再看看还兴奋激动的一群小记者,在他们心中,自然是事情搞得越大他们越成功。

莫少珩心道,不行。

他得抽身。

这种政党之争,最先死的,往往就是他这种两边都不站的。

但事情,演变成现在这种情况,想要抽身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莫少珩想了想。

得给这一场风波来个休止符了,他反正得抽身,至于赵岚和灵石公要发展到什么程度,他可管不着。

招来一群小记者,讲了一番什么叫了事拂衣去,不留功与名的大道理。

在风潮浪尖的时候,功成身退,那才是最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