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
冷风迎面吹来,扶游要把日月山河都收入眼底,纳入怀中,写进史书里。
*
雁北城下雪了,天气转冷,扶游又把自己关到房间里,对着竹简,闷了几天。
他出来的时候,地面上积雪已经没过了小腿,但是雪还没停。
按照节气惯例,去年冬天本来就是一场严寒,接下来几年的冬天都应该暖和些才对,可是今年的冬天,竟和去年一模一样。
初雪就极大,天气极冷。
百姓都道不妙,赶忙开始清点家里的余粮,朝廷也开始勒令各诸侯王管好自己的辖地,疏通河道,救助雪灾。
一时间兵荒马乱。
扶游也放下书箱,跟着雁北城的士兵们去官道上救灾。
*
皇都里,刘太后坐在珠帘后,听着各地的奏报,眉头紧锁。
秦钩坐在正位上,替她下了命令,她也没有发觉。
秦钩道:“先派少量军队去诸侯王的辖地,协助他们救灾。如果诸侯王力不从心,立即奏报,由朝廷拨粮派人救灾。其他的就按往年救灾的办法来办。”
等刘太后回过神来时,皇帝的口谕已经传下去了。
她思量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纰漏,便默许了。
她也怕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大,如果能借此机会,压制他们也好。
只是……
刘太后看向秦钩,她不怀疑皇帝的脑子能想出这种办法,她只是惊异于皇帝的胆子。
她以为经过这五年,皇帝的胆量都被她磨没了。
秦钩似乎是察觉到了她的目光,转头看了她一眼,反问道:“朕看太后好久不说话,以为太后是想让朕开口,怎么?朕仿佛说错了什么?”
刘太后端庄地笑着:“陛下说笑了,天下都是陛下的,陛下想什么时候开口,就什么时候开口,想说什么,便说什么。”
她摆了摆手:“就照陛下说的办,礼儿、义儿,这件事情就由你们两个全权……”
秦钩打断了她的话:“这件事情不讨好,办不好还要被百姓说嘴,太后何苦再派给自己的侄儿?”
原来刘太后口中的“礼儿”“义儿”全名“刘礼”“刘义”,正是刘将军的儿子。
刘太后哽了一下,没想到秦钩会直接把她堵回去。
在太后反应过来之前,秦钩又抬手点了两个从前用得惯的手下,让他们去办这件事情。
下了朝,太后在长乐宫召见了家人。
她坐在榻上,用玉锤轻轻敲着腿。
刘将军坐在轿辇上,是被人一路抬进来的。他两年前无缘无故地大病一场,到现在还没好全。
两个儿子,刘礼和刘义就跟在父亲身后。
关上宫门,他们说起自家话来。
刘太后沉吟道:“打了场仗,皇帝还真是不一般了。”
刘礼道:“姑母,我觉得皇帝说的挺对的,这件差事又不讨巧,又没有油水可捞,做不好还要失了民心,还是不做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