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每个诸侯国里面的人民都是可以随意迁徙。
这句话的原意是孔子建议周围的国君要修仁正,以德服人,这样其他国家的人民才会过来归顺于您,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待他们。
他们既然来了,那必须使他们安心的安顿下来,使他们过上好日子。
弄清楚了题意,陆修远食指揉了揉眉心。
别看这道题简单,但有时候越简单的问题,它的难度反而越高。
因为题就这么简单,答案也就是这个简单答案,你要想答出新意,有时候反比那些偏僻另类的题目还要难上一些。
不过儒家思想嘛,总归还是围绕着百姓来的,再加上这次主考官的性格,答题的时候紧扣民生就好了。
在心里打好了腹稿,陆修远开始提笔蘸墨先在草稿纸上抄录下来。
第一天时间,他将四书的三道题的草稿写了出来,次日整理修改一下,逐渐誊抄在卷子上。
这次会试的考场上没有像上次乡试那样有人将卷子抄反了,大家都沉默的专心写自己的答案,整个考场全都是毛笔摩擦纸张的唰唰声。
三日过后,第一场考试结束,由护卫们收卷子,等吃过晚饭后继续发第二场的卷子。
陆修远拿过第二场的经义并没有做,只是大概浏览了下题目便小心的收了起来。
第一场考试为了能让文章看起来更浑然天成,他耗费了不少精力,不过这两天雕琢的努力也没有白费,他在落笔的时候,就已经清楚自己这次文章肯定能过了。
躺在号房狭窄的床上,陆修远胳膊挡住了光线开始闭目养神。
不管会试还是乡试,第一场的四书都是最重要的,他前面开了个好头,后面的经义也就不着急了。
考场第四日,陆修远起床后稍微活动了下身体,便将床上的木板又恢复成桌子,弯腰从另一侧考篮拿出第二场的卷子。
清晨,大脑最活跃的时候,他趁着这会赶紧将春秋经义的草稿写出来。
忙完这些,他又赶紧准备吃午饭,连着吃了几顿点心,他也有些腻了,今天便准备自己做饭吃。
他先是找护卫讨了些水,又加了差不多两捧提前清洗过的大米,便开始点火煮了起来。
等号房被浓浓的米香味覆盖后,陆修远打开锅盖,用筷子在旁边考篮里夹了几片腊肉铺在了上面。
没多久,在蒸气的作用下,腊肉的香气也飘了出来,弥散在这片空间里。
附近号房里有几个在睡觉的举子,乍闻到这香味口水差点流出来,干脆直接坐起来一顿臭骂。
“哪个号房做饭的?这可是在考试!不是出去游玩!吃这么好做什么!”
在那人提出抗议后,陆修远明显听到周围人鼻子吸气的声音,内心忍不住乐了。
自带饭人家官府可没限制,他可不是故意放毒的。
那人的抗议声被巡考的人听到,对方警告的敲了敲对方的门,让他安静。
不过巡考闻到这腊肉拌饭的香气,也不受控制的吞了吞口水,开始吩咐身后的护卫去准备午饭。
考场提供的午饭也就比早饭多了块硬饼,其他的并没什么区别。
周围没有带饭的举子只能闻着香气,味同嚼蜡的啃着自己手里的硬饼。
等午饭发到陆修远这边,他的腊肉蒸饭也差不多做好了,出锅后,又在坛子里挖了一大勺牛肉酱加到米饭里拌了拌,一顿色香味俱全的简易午饭就做好了。
吃过了午饭,又有些犯困,他打算稍微眯一会再起床继续答题。
可睡着睡着,就感觉身上越来越冷,摸过了从护卫那边买的两条棉被盖上,可还是感觉到冷风透骨。
这下他可睡不着了,干脆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