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今天吴大人正将他们三个人拎着作诗锤炼文字,章老首辅得了空直接拿着陆修远上交的文章进了房间,对着他的缺点大肆批评。
“修远你以前是不是经常背别人的文章?”
没想到对方会一眼发现,他点头称是。
听了这回答老首辅露出了一副果然不出我所料的表情。
“虽然能看出来你尽量把这些词句杂糅在一起, 但有些词语相性不同,是不能放在一起用的。”
说完还给他列举了几个词语的意思。
这个问题陆修远也清楚,但穷人家的孩子还能奢求什么呢?有文章给他背,让他练习就已经很不错了,公式化就公式化,不然他恐怕连乡试都过不了。
章老首辅指出毛病后又怕打击道陆修远, 于是赶紧安慰道:“不过问题不大,只是这几月要换一种写作方式了。”
听到这么说,陆修远内心又重新燃起希望,他也想知道改进方法是什么。
“还望师父指点。”他一脸诚恳的望向对方。
章老首辅将手里的文章递给了他:“你回去用最简单最朴素的语言,重新把这篇文章写一遍。”
陆修远接过文章,这篇是章老首辅给他们的押题, 类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一个题目。
这是他觉得写得最畅快的一篇文章, 没想到竟然被抓了典型。
看出了他的不解,章老首辅解释道:“背文章提高文笔这个法子不错,在写其他命题的时候,你的这个毛病并不明显,顶多是比较公式化, 还是能给你中高分的,这次乡试通过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啊,修远。”对方话音一转,神情严肃起来,“你有没有注意到你写文章的最大优点是什么?”
“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