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一退让,便是整整四年。
接下来的每一年,皇上都有新的接口,压下给秦戮封王之事。
在秦戮回京那一年,大臣们建议给秦戮封王的谏言再一次被驳回后,三皇子一脉便知道,接下来的几年里,除非秦戮再次出征,否则封王机会渺茫。
事实证明,众人并没有猜错,接下来两年,这些奏折都被皇上压了下来。
直到年前秦戮大婚,这件事才有了新的转机。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皇上给秦戮封王,是给他的补偿。
正妃为男子,以后即便顾砚书亡故,续弦再娶,嫡子也要矮上旁人元配正妻所出一头。
秦戮战功赫赫,封王尚且如此困难,大皇子凭什么以为仅仅凭借一个绍城雪灾,就能顺利封王?
然而五皇子下意识反驳之后,却没有听到赞同的声音,心中便察觉到了不对。
抬眼再触及自家三皇兄及三皇嫂的神情时,心里便是一个“咯噔”,颤着声音开口:
“父皇不会真让他如意吧?”
“十之八九。”
说这话的人是顾砚书,也正因为是顾砚书,五皇子心中那股不好的预感,瞬间变提升到了顶点。
就他对三皇嫂的了解,能够让三皇嫂说出“十之八九”这样的话,那意思其实就和“十成十”差不多了。
转眼看向三皇兄,岂料却看到了秦戮点头的模样:
“据说父皇从前两日开始,便已经开始在考虑封号了。”
“凭什么?”
当即,五皇子便有些忍不住了,凭什么三皇兄封个王就这么困难,大皇兄封王就这么容易?
顾砚书想也不想便冷哼了一声:
“当然是凭他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自从京都日报步入正轨,归园居以及邀月阁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之后,京中的泰半口舌便都已经掌握在了厉王府手中。
在京中最开始出现大皇子在绍城的表现有多么出众的时候,顾砚书便已经有了察觉。
但彼时,顾砚书还不知道大皇子一脉居然还有这么大的野心。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大皇子的功劳逐渐在百姓中名声鹊起后,再结合大皇子一脉的官员前些天的表现,顾砚书倒是品出了大皇子的一两分盘算。
那个时候,顾砚书便和秦戮就此事商议了一番,最终得出的结论,便是皇上最终可能会顺势而为。
至于五皇子说的凭什么。
当然是凭大皇子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凭厉王府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大皇子一脉被压的越来越抬不起头来。
凭温清衍在户部之中混的越来越风生水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连户部尚书也要避其锋芒。
凭现在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玩儿的一手出神入化的制衡之术,端水二十余年从未翻车。
“那我们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大皇子的奸计得逞?”
五皇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一点的。
亲王,那是何等的荣耀?大皇子如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