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没有,我不想见他,他应该也不见我。”袁持誉道:“只要脑子清醒,看到这些数据,明白什么意思,他若是诚心装傻,咱们也没办法。”

“嗯,咱们继续过咱们的日子。”施铮道:“经也取完了,终于能消停一段时间了。”

“是啊,这前后快折腾三十年了,消耗了不人力物力,是佛门还有什么计划,短时间也折腾不起了。”

“对了,我前几天见到金蝉子,被如来封了个菩萨的果位,我邀请他来望霞城居住,他没有答应,总觉得他另有想法。”

“他能有什么想法?”

“不说,总觉得他对如来像不是待见,八成也不会回佛门。”

“如果那样,只能说如来自作自受,的徒弟非得折腾去投胎,险没收回来。”

人聊着聊着,腻到一起,直到晌午,施铮才起床,他站在露台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伸了个懒腰。

“天太平无事,真。”

天进入了一个平稳展时期,北俱芦洲的妖国,在施铮的统治,繁荣昌盛。

南赡部州东土大唐人族兴旺,安居乐业。

西牛贺洲和东胜神洲虽然国家林立,彼此之间没有战争,天承平。

大唐洪福寺,金蝉子和黄眉和一众甄选出的有慧根的和尚,夜以继日的整理佛经。

而这些佛经,经由金蝉子登台讲解,传向了大唐的各个寺院,寺院传向每一个信众家。

之后,佛门在大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人,以取佛门关的名字为潮流。

如悉达、瞿昙、妙法、法是取名字的热点,可见佛门之兴盛。

而金蝉子却选择在整理完全部经书后,与父母和干爹做过辞行,离开繁华的长安,走入芸芸众生。

不当自己是脱去了凡胎的菩萨,只当自己是个寻常和尚,做一个行脚僧,走遍天的山山水水,感悟天万物,自我修持。

黄眉见他离开,曾追上他,“你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

“回到哪里去?”

黄眉回望了一洪福寺,这里只是他们整理经文和讲经的地点而已,自他们取回经文,已经过了三十年,意识的,黄眉已经当这里是家了,其实并不是,他们归宿是灵山。

黄眉道:“回灵山。咱们不仅整理完经文,你也数次登坛讲法,经文讲解透彻了,这里已经不需要咱们了,也圆满完成了佛祖的在大唐弘扬佛法的法旨。”

“是啊,已经完成了佛祖的法旨。那么我和他之间的约定也结束了。”金蝉子道:“今日起,我要行万里路,参悟我自己的法。”

黄眉犹豫了,他想和金蝉子一起去,内心挣扎了一番,还是放弃了,“我要陪伴父母一段日子,然后回灵山,弥勒佛还在等我。”

金蝉子颔首,“那么咱们上路吧,我走了。”转走入了人海。

黄眉看着金蝉子的背影,叹了一气,须臾笑着点点,转回寺庙去了。

没多久也收拾行囊回到了家,陪年迈的父母渡过了人生最后的阶段,才回去了灵山。

面对他的归来,弥勒佛早有准备,坐在莲花台上看着面跪着的黄眉童子,笑容灿烂,“大唐佛门香火旺盛,也有你的一份功劳,算你的功德。”

黄眉童子双手合十,“是师尊教导有方。”

“那金蝉子呢?为何没随你一起回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