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若是再早点……”

若是再早点,或许太子还有一线生机。

沈杨抬头望去,看见的是皇后寂寥的背影,他的双手被湖水冻得僵硬,微微颤抖着。

太后寿宴突遭刺客,最先问责的便是检查鞑靼进献舞姬的官员,皇帝深知如果不是朝廷中有鞑靼的蛀虫,这些舞姬不可能如此顺利送到自己跟前。

那些官员被禁军押送过来时脸色惨白,一屁股坐在地上再起不来,他们深知太子的死和自己脱不了干系,届时便是株连几族。

这些人瘫软在地上,回天无力。

就在此时,这些人当中不知是谁忽然高声疾呼。

“皇上饶命,都是彬王妃指使臣等给鞑靼进献的舞姬放行!”

话音一落,让瘫软在地的其他官员忽然将目光转移到前方被禁军控制的彬王妃,立即就联想到彬王妃被禁军控制,是否就是因为此事暴露,那么只要把所有责任都甩到彬王妃身上,自己也许就能逃脱。

于是在刚才人说的话之后,瘫软在地的其他官员纷纷跪起来,他们就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齐齐将罪推到沈杨身上。

“请皇上明察,彬王妃定是和鞑靼有苟且才暗箱扌喿作!臣等都是被蒙蔽!”

此言一出,大殿内一片哗然。

吴娉婷看向彬王妃身影,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感觉到母亲握住自己手的力度似乎逐渐变大。

“难怪彬王妃忽然性情大变,我记得沈侍郎庶子原先不是这样性情。”

“不会吧,如果彬王妃是鞑靼的奸细,那彬王岂不是?”

“不要说了,一定是彬王妃用了手段蛊惑了彬王,你们还记得之前京城里有过彬王妃会偏方杂术的传言吗?”

“那他是为什么啊?”

“还有什么,你见过那个男儿愿意在其他男人身下苟且?”

转瞬间在场人心里已经为沈杨编排好了理由,吴娉婷听着这些话只觉刺耳,不想相信救了自己母亲的彬王妃会是这样的人,她想要转过头去看看是谁编排彬王妃,但却被母亲死死拽住。

就在这时,站在高位的皇帝说话了。

“彬王妃,你可认罪!”

第137章 寿宴(6)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下,沈杨缓缓抬起头,看向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的眼神薄凉,即使经历丧子之痛也丝毫没有令他有分毫情绪波动。

沈杨想起皇后的悲痛欲绝,眼泪和着血水流下,还有太子临死前的眼神,医者的同理心让目睹一切的沈杨喘不过气。

殿内静了半响,御史大夫看着沈杨眉头微皱,每个人都不禁屏住呼吸。

“沈杨,不认莫须有的罪名。”

沈杨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响在偌大的殿内,回荡在众人耳边。

淑贤皇贵妃带着余娇娇站在下首身前有宫人挡着,因为太子的突然死亡,没有人注意到她们,余娇娇眼中浮现出沈杨的沈杨,即使被禁军扣住双臂跪在殿前行动受限,他依旧挺直脊背,不卑不亢。

吴娉婷陪在母亲身旁站在人群中,遥遥望向殿前跪立的身影,她再记不起自己曾对彬王妃的不好传言的印象,将这一幕印刻在脑海中。

随着沈杨的回答,殿内再度爆发出窃窃私语,那些玩忽职守被押送过来的官员贪生怕死,立即有人出来否认沈杨的话。

“臣等留有书信证据,请皇上派人前去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