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婶一直静静的注视着苏陌,闻言才收回视线。
其实这就是一个很狗血的事。
第153章 过去的真相
原来苏启之没发家之前是柳县的人,而梅氏一族自冤案后一直隐居柳县。
将制糖术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但同样也是因为当年的事,不敢再冒出头来。
就一家人经营着一家糖坊,像其他商户一样,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三大世家暗中监视了一阵,见梅氏确实是再也翻不起风浪来了,就丢了开去。
而在整个甘洲,这样的小作坊本就多,因此并不起眼。
传到这一代,梅氏只有苏末的母亲梅娘一人,而苏启之当时不过是梅家制糖坊里的一个小 工,不知道怎么把梅娘给哄住了。
而且梅父膝下仅有一女,自然是痛爱有加,不愿意女儿嫁出去。又见苏启之为勤劳肯干, 就同意了两人的亲事。
不过因着他只有梅娘一个女儿,还有梅氏制糖术要传承下去,自然是不愿意女儿外嫁,于 是苏启之就自愿入赘。
在这个时代,入赘就跟嫁人一样,都是成为别人家的人。
入赘之后,男方随女,除非妻子确实没有生育,否则终身不得纳妾;就算妻子去世也不能 继取,除非两人和离。
而生下的儿子是要承女姓的,若能多生下几个儿子,老岳家大气点的,还有可能让其中一 个儿子跟着父姓。
入赘说难听点,就是给没有儿子的人家招个种马回来,留存血脉的。
这是要在官府里定下文书的,比一般的婚书还要严格。
可是后来梅父去世,梅娘在苏启之的忽悠下离了柳县,来到了云城。
到了这里之后,苏启之又以自己一个男人要在外打拼,如果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赘胥,那 些生意场上的人就会看不起他。
梅娘想着,夫君是为了这个家打拼,背着这样的名声确实是不好。她一个女人活在后院里 ,是取是嫁没什么区别,于是就没有人再提入赘一事。
所以整个云城的人都不知道,苏启之不过是一个靠着女人发家的赘胥罢了。
后来梅娘早逝,苏启之更是正大光明的,把以前还未成亲就勾搭上的白氏抬进了家门,并 带着两个比苏陌还要大的儿子女儿回来。
虽然因着官府备案一事,他不能正大光明的取妻,但办酒席还是可以的。
而且那备案远在柳县,谁有事没事来管这等闲事?
苏陌没想到事情居然是这么的狗血。
如果香婶说的都是真的话,那苏启之可真不是个东西。
“后来夫人一去世,我就被白氏卖给了人伢子,还好遇上了现在的夫君,凑钱把我买了回 来。当年夫人在世的时候,曾经无意间帮过他一把,他就一直记在心里,没想成最后却是我受 了惠。”香婶摇头笑了笑。
卓严眼神锐利的看着她,“那你呢?为何出现在这里?”
苏陌也看向香婶,无论她说得多么好听,但是她这么巧的,出现在苏陌身边本身就不寻常
香婶无奈的笑了,“严小子,虽然我和你潘伦叔,到上河沟没几年,但也总是比你们早上 几年的。就算要动手脚,我也不可能未卜先知吧!说实话,我当时看到少爷的时候,还是吓了 一跳的。如果真要说的话,也只能说是天意如此吧!”
两人对视一眼,确实也是,想来也是他们太过于敏感了。
苏陌摸了摸鼻子,“照你这么说,想要苏启之不能再来找我的麻烦,就是找到当年的婚契 ,对吗?”
香婶道,“是的,当年的婚契共有三份,一份存于柳县县衙,剩下两份,本来应该由小姐 与苏启之各执一份。不过苏启之当年为了向小姐表忠心,把他那一份契约交给了小姐,由小姐 一人保管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