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国使臣瓦西带着五万名身强力壮的奴隶以及一百车顶贵的金丝香楠木进入了大周国境内。
随之归来的,还有一本写明了铜山归属的国书和随同韩墨初一道出使的译官和护卫们。
一行之下,浩浩荡荡, 就是不见那位堪称大周国宝的韩太傅。
含元殿上, 顾修翻阅着瓦西递交上来的国书, 原本就冷毅严肃的面容上瞬间蒙上了一层阴影。
“大周皇帝陛下,按照国书之上所说, 我罗刹愿以从此放弃边关铜山的开采权, 与之相对的贵国的太傅韩墨初也要从此留在我罗刹境内,此生不得归还。我罗刹女王陛下慷慨,还愿意奉上五万名精壮奴隶,以供大周皇帝陛下驱使。”国使瓦西没有在意顾修脸上的阴霾自顾自的述说着。
站在他身边的传译也毫无感情的复述着。
“用铜山和奴隶换太傅?若是朕不依呢?”
“大周皇帝陛下,您无论依或是不依,韩太傅我罗刹国的君主是要定了。如果您实在不想好生和谈,那么两国就只有开战了。”瓦西在陈述中再一次提高了声调:“韩太傅现在身在罗刹,一旦两国开战, 您也需要考虑韩太傅的安全。”
听罢此言,君王顾修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款步走下了高台并且随手抽走了殿前武士腰间的佩刀,行到罗刹国外使瓦西的面前直接将刀尖一横,刺入了对方的小腹之中。
“传旨所有边境守将,除去必要的当地驻军外将所有能战之兵于三日内集结开拔,前往靺鞨边关。”顾修手中攥着刀柄,冷峻的双眸里异常狠绝:“朕, 要灭了罗刹。”
说罢,顾修顺势将横切入腹的刀刃向外侧一划, 霎时之间, 没了阻碍肚肠顺着巨大的血口流了出来, 尚有意识的瓦西不可思议的看着自己身上的伤痕,摇摇晃晃的仰倒下去。
瓦西这也许是整个中原王朝建立以来第一个被君王亲手斩杀的外邦国使。
大殿之上,鸦雀无声。
顾修抛下了手中的佩刀,抬起了染血的右手,一向随同顾修在前朝服侍的内监总管元宝急忙跑到人身边,替他擦拭起了手上的血迹。
负手而立的顾修斜瞟了一眼已经哆嗦成一只雏鸡的罗刹传译官:“你,到我大周鸿胪寺去,为他领一份敛金吧。”
***
汴京城军令八百里急传行至各方,数百万的大军迅速集结成队。
各地军器监昼夜不闲,加紧赶制组装了四百三十门巨型攻城火炮,一万门山地炮,十二万枝长柄火!枪,七千万枝羽箭,以及八千万石军粮。
京畿,都畿两处官道枢纽迅速停摆商道为前线运转开路。
这场战役,是大周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
君王顾修亲自披挂,满朝的宗王老臣们纷纷三缄其口。
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出言阻拦一句。
因为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君王这一次是真的急了,恨不能掏空国库也要同罗刹拼个你死我活。
与此同时,才刚发生了宫变不久的罗刹又一次宫变了。
在罗刹国使瓦西带着大队人马离开皇城的三天后,一群饥肠辘辘无衣无食的罗刹百姓趁着夜色,借助着一种抓力极大的铁钩越过了纵宽二十丈的护城河,爬到了罗刹皇族的先祖们修建了上百年的高墙上,率先爬上去的勇士们合力砍断了固定吊桥的铁链,将城下的百姓放了进来。
饥饿的百姓们不顾性命,疯狂的掠夺着罗刹宫廷中的一切,无论是充饥用的食物,还是御寒用的皮毛。
黎明破晓之时,这场暴!乱终于被镇压。
然而暴动结束之后,所有人才惊讶的发现原本被软禁在宫廷之中的韩墨初与大祭司诺相双双人间蒸发了。
***
罗刹都城抚林柯的郊外一处幽深的密林之中,伫立着一间温暖的小木屋内。
小屋虽小,但五脏俱全。为了御寒,小屋四周的墙壁上都封了厚实的牛皮,只留着头顶的一处风口排放满屋的碳气。
易鶨先生彻底卸下了满身的罗刹装束,换上了大周独有的宽袖儒服,守着一樽温暖的炉火坐在方桌前写写画画。
卸下伪装的易鶨先生单从气韵上看与韩墨初还真有五分相似,也难怪当年醉酒的荣安亲王老千岁会将他们二人混为一谈。
此时的韩墨初正在这间方寸大小的木屋里来回踱步,满屋的陈设中有个架子。架子上摆着许许多多他在百茗山上也没有见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