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陈发春惊讶道:“你也要去?”

林书道:“总不能让你一个人去县城卖。”

陈发春挑眉道:“山路不好走,从云峰村到县城,要翻山越岭,你走得了吗?”

林书换了件打满补丁的衣裳,又穿了件打补丁的棉袄,才看向陈发春道:“我要先去给他们做点早饭,你要不要先吃点。”

“我……”陈发春顿时有点尴尬,刚好肚子又饿得咕噜叫了声。

“吃点热的吧,待会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没吃饭身体吃不消。”林书打开盒子,盒子里装了从外面取来的冰块,做了个临时的冰冻箱,冻了些水饺。

他下锅烧热水,煮了一锅水饺,端了碗给陈发春。

陈发春看着白白胖胖的水饺,汤汁里都弥漫着香气,顿时饥肠辘辘又口水直流。

水饺是稀罕物,在家里没见他娘弄过。还是在学校的时候,老师请他们几个学生吃过一次。那次他只吃了三个水饺,就觉得香得不得了。平常家里过年哪买得起面粉,小麦也分不了多少斤,都去压成了面条。

他看到碗里有整整十个水饺,感动地看着林书。狗蛋儿都能让弟弟妹妹一家子过得好,他也能让支撑起这个家。

“多谢,今天不用给我钱了,这碗水饺都抵的上我的工钱了。”陈发春认真道。

林书笑了笑,“发春哥,你安心吃吧,吃点暖和肚子。我一个人确实背不了那么多的熏肉,而且我没去过县城,还是走山路,多个人多个照应。以后你就帮我背东西,就当保护我的安危。要是我赚了钱,少不了你的好处。”

陈发春知道家里最近艰难,娘为了他的学费,将粮食都卖了,他只希望能赚一点是一点。他是走投无路了,才来找狗蛋儿。尤其是听说狗蛋儿敢去老林子,便想着让狗蛋儿以后带他去。这会和狗蛋儿搞好关系,帮他背点东西去县城卖,还能赚工费,何乐而不为。

陈发春没几下就吃完了一整碗的水饺,连汤汁都喝得干净,这汤汁比他们家寡淡无味的面汤好喝一万倍,即便是不吃肉,只喝汤他也觉得好。

陈发春看着在灶头忙碌的狗蛋儿,小小的身体,灵活的整理灶头,做饭的手艺还这么好,他家要是有个这么好的弟弟就好了。

林书见陈发春已经吃完,便接过他的碗。陈发春顿了下,道:“我来洗碗吧。”

“不用。”林书几下吃了水饺,将碗洗了,然后将剩余的饺子煨在锅里,就和陈发春出发。

夜里的山路不好走,林书穿着布鞋,即使加了棉花,踩在厚厚的雪里,依然冻得没有知觉。

飘扬的雪花刮在脸上,落在睫毛上,模糊了视线。

从云峰村到县城的山路,要走四、五个小时,幸亏陈发春早来叫他,不然他们这一天的时间都要花在路上。

为了节约煤油,两人只点了一盏灯。陈发春背篼里的东西重,林书让他打着煤油灯,自己背着小背篓跟在后头。

雅雀无声的安静使得身体更能感受冰冷,陈发春动了动,背着背篼,找起了话题。

“狗蛋儿,你说说你是怎么驯服那只狼的?我们都看到它拖走你,还以为你被狼给吃了。”

林书开玩笑道:“我有特异功能。”

“什么特异功能不怕狼?”陈发春好奇道。

林书也解释不清楚,就像他解释不清楚那个金镯子为何会出现在他的手里,也无法解释他为何能重生到这个世界。

“不过说起后山,水生还真可怜。”陈发春突然道。

林书是没见过水生,只有原主的记忆中对这个孩子有模糊的印象,倒是那孩子凄惨的死状,让他乍一听闻,都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天还没亮,这冬天亮的迟,除了马灯零星的光线照见飘扬的雪绒,周遭几乎是漆黑一片。

山路不好走,林书步履维艰,踩过的雪,容易滑倒,这崇山峻岭,一滑倒有可能救摔倒了深不见底的山底下。

林书踩有草丛的雪,阻力稍大。路上陈发春自顾自地说,林书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他们翻了几座山,终于下山,走了一段平坦的路。

天终于蒙蒙亮,马灯的光也没有那么明亮了。只见前方有几个黑影模糊的人,正抬着石头在修桥。

林书没去过县城,也没走过这段山路,这附近地域明显是别的村子,只是这大早上的修桥,未免太过古怪。

他们走得近了,打眼瞧见那是五个壮年汉子,其中一个穿麻布衣的男子抽着老烟杆,蹲在岸边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