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陆大柱笑了笑说道:“大伙也知道我孙子孝顺,隔几天就回来看看我们老两口。”就是不正面说接不接收知青。

也是,村里人听了默默点头,可不是嘛,大儿子一家有出息,还是个孝顺的,儿子、孙子经常骑着自行车送东西回来,谁没看见过,总不能为了外人不让自家人回来。

村长拿着烟杆抽两口,扫视一圈,把台下小动作收入眼中,当了这么多年村长,自然了解他们,“村里商量了,住一个月补贴五块钱,知青自己带粮食去,都赶紧决定,马上就要出工了。”村长也知道他们的尿性,不想在这磨磨唧唧耽误功夫。

五块钱!还有粮食!

胖大嫂最先表态,很快剩余五个名额也被抢完了。

“那就这样安排,待会那六家派人来招呼一下,其他人都散了吧。”村长立刻拍定。

“哐当哐当——”“呜——”

火车上一批新的知青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孙文彦和吴新知没有加入,两人找了角落的位置默默整理自己的行礼,直到对面的人出去接水,这块只剩下他们,才依次打开那六个包裹。

想到刚才的场景,吴新知噗嗤一声笑出来:“就我们两个拎一串包裹,他们也不说规整规整。”六个人每人都准备了一个包裹,他们挎了满满一胳膊,手臂动都动不了,还好离火车近。

孙文彦推了推眼镜,眼里带着笑意,“趁着没人我们先把东西整一整。”他们经历那么大的事儿迅速成长,对周围人保持态度,暗暗警惕,自然不会大大咧咧地当着别人面把东西暴露出来。

“嗯!”吴新知默默加快手中动作。

除了陆卫东那五个人准备的都差不多,各种零碎的生活用品,还有特地做好的干粮。

“这可够我们吃好几天了。”吴新知抿着嘴笑,整理完的五个包裹有好多干粮,一看就知道是特地准备的,这些耐放不容易坏,做起来也不容易,他们自己家也准备了,加起来满满一兜,可不得吃几天。

“都是阿姨亲手做的,还有这个是高阿姨做的米饭团,咱们今天中午就吃这个。”孙文彦咬了一口,笑了,当初高一木带到学校,他们都吃过,熟悉的味道,在开往陌生地方的火车上,这个味道让他开始想念朋友,想念家人......

“嘶!”吴新知抱着肯定和前面一样东西的态度打开最后一个包裹,被里面各种票据吓了一跳,迅速重新合上。

孙文彦赶紧放下饭团擦了擦手解开最后包裹,也忍不住吸气。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震惊。孙文彦不惹人注意地起身环视一圈,正是中午,人都在水房排队接热水,还有一部分人觉得路上无聊聚在一起聊天,没人注意他们这个小角落。

放心地重新坐下,手放在包裹里偷偷地整理。

越看越是心惊,粮票布票肉票特别多,虽然自己也有准备但也没有这么多,家里发生这事,为了能查到两个老人在哪儿,几乎花光积蓄,他们着实已经捉襟见肘,还有这些药,上面写得有标记,功能和用量,一看就是花了心思,仔细翻了翻,几乎各种常见药都有!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治病问题,两个老人身体不好,要是没有药生病时他们只能干着急,没人会给看病。在那里他们明面上就是陌生人,不能暴露关系。只是医院开药查的严,他们没有门路,孙文彦紧紧抱着包裹。

“这些东西绝对要保护好,咱们两个以后不能同时离开,得有人看着东西。”孙文彦交代道。

吴新知严肃点头,他知道东西的重要性。

吴新知沉默一会,咬了咬唇说道:“咱们欠东子太多了......”不仅是东子,还有其他兄弟,对他们掏心掏肺,只是他们不能告知实情。

孙文彦明白他的意思,眼神望向车窗外,透过透明玻璃,路边长着高高的杂草,即使被列车快速行驶带起的劲风刮倒,依旧顽强地重新挺直躯干,深吸一口气。

他们一定会照顾好爷爷,照顾好自己,他们会回来的......

自从送两人离开,陆卫东总是静不下心。

一边走神一边拿起脚边的罐子,“叮!”之前总文物值累计达到百万后就解锁了提示功能,五万以上就会提示,不过之后一直没有发现文物,这个功能还是第一次使用。

罐子脏兮兮的看不出什么特别地方,拎到水井旁边,打一盆水,仔细洗去上面的污渍,一连换了四次水才清洗干净,朱红色的瓦罐,颜色很漂亮,上面没有图画,很质朴的罐子。反正也说不出三四点,直接放空间特地分出来的文物区。

空间那片区域已经摆得满满当当一地,大小不一,细细数了数,“一、二、......、三十八、......、五十!”竟然有五十个之多!

陆卫东有些震惊,一直默默往里放从来没细数过,这可不是大白菜,是文物!是古董啊!

还有那么多年,数量一定会增加,他有些不敢想象自己最终会积累多么庞大的数字......

文物值现在还剩下十一万多一点,每月自动扣管理费2000文物值,一年不过两万四,足够用了!按照之前收集速度,他完全不需要担心。

现金如今空间攒的越来越多,一万八千块钱,一张张大团结叠成摞,还真挺壮观,有钱真好,陆卫东不禁发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