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们家玲玲大两岁,”祝君兰笑着说,“小书,这是你芳姨,妈在家里老跟你提的!你记得吧?”

当然记得,就是那个您挂在嘴边的“嫁了个老男人发达后就鼻孔朝天不认人”的李群芳嘛!

我妈可真是个“老阴阳师”了。

谢云书乖巧叫人:“芳姨好。”

“哎呀我的天呐二兰!”李群芳夸张地叫道,“你这儿子长得可真像陈冠希!太帅了吧!”

谢云书眉心微微一跳。

其实谢云书长得谁也不像,只不过2002年里夸男孩子长得帅只有两个形容,清秀派的都是陈冠希,桀骜款的都是谢霆锋。

只可惜等到2008年,“陈老师”会取代陈冠希,成为另一个性质的形容词。

我要不要赶在08年之前写一封邮件告诉陈冠希,假如有一天他的电脑坏了,别犹豫,抡起锤子就砸呢?

谢云书托着腮,凝视着车窗玻璃里的少年。

那是一张年轻青涩又不乏明亮和煦的面容,轮廓分明,眉眼清晰,乌黑浓密的发梢有些长,柔软地遮盖在薄薄的眼皮之上。

车窗外人来人往,衣着简朴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空气里漂浮着清晰的尘烟,耳边是闹市般的喧嚣和此起彼伏的车喇叭声。

谢云书直到这一刻才真真正正意识到他回到了2002年。

那是他的青春刚刚起步又陡然夭折的岁月,自此之后他短暂的人生里充满了难以计数的不甘和遗憾。

那是曾经。

谢云书透过玻璃看到逆时光里的少年笑得越发意气飞扬,他在热烈的阳光中微微眯起眼睛,轻轻启唇:

嗨,爷的青春又回来了。

……

祝君兰和李群芳热络地叙着旧。

“我可听说了,你们家在申城可是发财了,看看你这气色,”祝君兰说着还往四处瞄了几眼,像是生怕替李群芳露了富,但又实在羡慕得要死的表情,“别人是一年年见老,你怎么都回头长呢?看着比十七八那会还水灵!”

李群芳笑得合不拢嘴:“你这嘴巴是抹了蜜吗?”

李群芳很意外,她跟祝君兰小时候就认识,祝君兰是村子里有名的一枝花,李群芳的老公还曾经向祝君兰提过亲,也是因为这一层缘故,李群芳结婚后就不怎么跟祝君兰来往了。

祝君兰长得漂亮心气高,小时候在一群手帕交里一直都是最强势的那个,嘴巴一贯不讨喜,没想到现在倒是转性了。

女人没有不喜欢听好话的,更何况是被年少时处处压自己一头的人如此恭维着,李群芳心里又是得意又是愉悦,同时觉得这样的祝君兰很有点讨人喜欢。

李群芳一家很早就搬到了申城住,这会却坐在往海滨的汽车上,祝君兰问:“你这是先到海滨,再从海滨往申城转车吗?”

“不是,”说到这里李群芳叹了口气,“我们玲玲今年要上初三,她只能在海滨参加中考,我这不是回来想给她找个学校插班吗。”

申城的户口千金难求,李群芳家在申城买了两套房子都还没能把孩子户口转过去,小孩连中考都不能在申城考。

祝君兰皱了眉:“那学校找到了吗?孩子未来一年谁照顾呢?”

“现在选好了两家,一个四中一个十二中,都是给钱就能进的,孩子只能住校了。”李群芳无奈道,小孩关键时刻转学,还要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新适应,家长哪有不心疼的。

祝君兰想了想,说:“要是玲玲在四中,我倒是方便照顾的,四中跟海中离得近,我们家小书在海中,我打算在那附近找个房子做点小生意,给他做做饭,加个玲玲还正好……”

李群芳眸光一亮:“真的?”

“当然是真的,”祝君兰看了一眼谢云书,那眼里的慈爱像是水一样要满溢出来,她低声地说,“我这辈子啊,就为我儿子了。”

这句话也说到了李群芳的心坎里,哪个当妈的不是为了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