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国家制造 千萌 2477 字 6个月前

可恶,宋冀宁也太能装逼了!都造卫星了居然还说很普通!

跑过来偷听的林子赡气得咬桌布。这不就显得他们低调而谦逊,自己这个金融博士反而浅薄张扬吗?以后圈里那些夫人不知道会怎么谈论自己,光想想她们的神态语气,林子赡就觉得没脸呆下去了。

其实不只他,不少人都这么想,感觉宋冀宁和季椽很会装逼——殊不知和两人以往参与的研究比起来,卫星真的“很普通”。

电视上,对季椽四位工程师的采访播放了半个多小时。商务部领导也在场,发现电视上的卫星工程师是他们认识的季建国家儿子,同样震惊又激动。

这个卫星工程师是他们深市的人,是商务部下属商会会员的儿子——四舍五入就是商务部的儿子。

于是商务部领导特地来向季椽问好,邀请他到会客厅坐谈,得知宋冀宁也是卫星工程师后,更惊喜了,两个“儿子”!

虽说卫星工程和商务部没啥关系,也拿不到政绩。但身为华国人,尊敬对祖国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理所当然的,本就不是为了政绩。

因此季椽和宋冀宁被热情的邀请到会议厅,与商务部的“叔叔阿姨们”(领导让这么叫的)举行了一次小型坐谈会,向他们讲述制造卫星中的故事。

一开始季椽还是习惯性谈技术,发现大家都听不懂后,改为讲研究中的趣事,这下终于宾主尽欢。末了所有人拍了几张合照,第二天这张照片出现在商务部主页和本市主流报纸头条上。

随着第二天,全国电视台都在播报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成功进入轨道并运行正常的新闻,季椽和宋冀宁在深市商业圈的名望达到最高,很多人甚至抱着追星的心情想要接触他们,接触不到就找黄燕和季建国下订单买买买。

季建国的电器厂拿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订单,生产线能排到几年后,黄燕的几家品牌店更是被直接买光,就为了让他们把卫星工程师儿子叫出来见见。

季椽和宋冀宁尽管并不打算当什么明星,也不打算混商圈,但父母还要在这里生活,于是也帮家里做了一段时间营销。好在热度一周就消褪得差不多了,季椽正好完成了毕业论文,便和宋冀宁一起开车去导师李泽业的研究所。

论文其实可以通过信箱提交,只是季椽要加入“863计划”,不知要失联几年,总要亲自跟导师说一声。

李泽业一开始还想季椽留在他的研究所工作,听到季椽说已经报名参加“863计划”,怔了怔,拍拍季椽的肩,露出欣慰又骄傲的眼神。

“老师为你骄傲,去了那边好好干,不干出成果别回来。”

季椽微笑:“本来就是不干出成果就回不来啊!”

但季椽没感到压力,只有对未知的难题满满的期待。

又一个月后,季椽和宋冀宁分别接到来自中科院的电话,他们的行程定下来了,下个月就要启程。

于是季椽和宋冀宁决定好好跟父母道别,因为这次要去的时间更久,归期不定。

两家人被叫到一起时,季建国进门见两个孩子并肩坐在沙发上,满脸严肃的神情,以为他们想向全家摊牌两人的关系,紧张的用胳膊碰了碰李书兰,示意她拦住后面的老人。

“缘缘,冀宁,有什么话跟爸爸说就好,别让你爷爷他们知道。他们上了年纪,受不得刺激。”

季椽摇:“爸爸,今天要说的事很重要,我不想隐瞒爷爷他们,否则他们会更担心。”

“不不,这种事没必要告诉爷爷……”

“什么事不能告诉我?”季老根挤进来,重重敲了季建国一下:“缘缘有话要跟我说,你拦什么拦。缘缘放心说,爷爷给你做主。”

待到两家家长都坐整齐了,季椽与宋冀宁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季椽开口:“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我和小宋哥又要走了。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我们非参加不可。”

“……”家长们挺直的肩膀突然都塌下去,似乎失望又似乎松了口气。

“就这?这不是很正常吗?”黄燕说:“你们都回来三个月了,再不工作我都担心你们失业了。”

李书兰:“你们将来会离家进研究所工作这事,从你们上高中时我就有心理准备了。”

季建国:“有工作就赶紧去吧!”

没想到家长们接受度很高,季椽和宋冀宁松了口气:“不是进普通的研究所,而是特殊的研究院,位置在哪里不知道,研究结束前不能离开也不能与外界联系。”季椽解释:“我们怕你们担心,以为我们失联了,因此先跟你们说一声。”

宋冀宁点头:“我们可能会消失很多年,但是别担心,我们是在安全的地方做研究而已。而且我会一直陪在缘缘身边的。”

季建国皱起眉,不能理解:“哪有这样的研究院?不能和外界联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离开,这不是坐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