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欲恶同物,这个观点并不是百分之一百就站得稳脚跟的,荀子已经开始反思了。
“所以重要的是好与坏本身么?并不是。重要的是对好的解释权,如果我有解释权,我可以把粪土当成珠宝出售,大家不但不会觉得被骗,反而会沾沾自喜。”“孔孟为何推崇尧舜禹,是因为他们真的好么?是因为他们真的就是完美无缺么?并不是,而是要得到对好的解释权。有了对好的解释权,孔孟才能对君主提出改变,来推行自己的主张。”“而你们又为什么要非十二子?难道是因为他们做的不够好么?并不是,是因为你们要通过批判十二子,来建立自己的解释权。”芸姚和这些人也是直接说实话,不玩虚的,因为他们的承受能力都非常强大。
众人皆惊,好和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好的解释权?
没错,可不是这样么?李斯心中惊叹,不能再同意更多。
荀子举出的异人的例子不就是如此么?异人好么?贤么?不见得。但通过吕不韦的包装,异人变成了秦王,由不好变为了好。这就说明好坏是可以人为操控的。
孔孟为什么推崇尧舜禹?也是为了掌握对好的解释权,通过荣古虐今来获得推行主张的机会,增加自己的权柄。
荀子师徒们为什么非十二子?也是为了建立自己的话语权,建立自己对好的解释权,让大家知道孟子的人性本善是坏的,自己的人性本恶才是好的。
至于到底好不好,谁能判断?并没有。似乎也只有唯结果论,从结果反推对错。那么李斯无意就是最正确的一个人了,因为他建立了大秦的制度基础,为之后两千年打下了根基。
但李斯却被后世的人骂得很凶,秦始皇也同样没什么好名声。可见争夺好的解释权从来没有结束过,李斯和秦始皇从争夺解释权的当事人,最后变成了被争夺的历史。
荣古虐今,或者是西方极乐、国外的月亮圆,其实都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抢夺好的解释权,只要有了解释权,那么大家想要学好就要听我的,有钱给钱有力出力,学好可不免费。
“糟糕。”荀子突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