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芸姚可以预见一件好事,最后肯定能变成一片混乱。所以要变革、要办法,一个想法一开始再好,到了后面也会走样。
朝堂讨论得很激烈,因为以前要么就是兄死弟及,要么就是父死子继。现在却要来个考核,这是前所未有的。
很多大臣反对,因为这不符合无为之治。让皇子做官想法不错,但皇子不见得就有做官的才能,做官和做皇帝是不一样的,要是皇子不适合做官却适合做皇帝呢?
再说了要是未来皇帝真的熟悉官场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官员岂不是被皇帝拿捏?
再说未来皇帝已经很尊贵了,要是再用资源买来好名声,那官员们肯定是比不过皇子的,要是皇子以一己之力拔高了大家对天下官员的期待,做大唐官员岂不是很吃力?谷
当然赞同的也有,认为从有能力的皇子中选择贤才为太子是亘古未有的,非常有意义,可以试试。
支持有一千个理由,反对也有一千个理由,这种事情还是要落实看看才知道结果。
考虑到父子关系,为了避免玄武门之变再次发生,李世民还是决定推动皇子下县的政策,让皇子下县去发展地方,同时减缓大城市化的发生。
不过还是需要百官支持的,所以必须进行辩论。从朝堂上到报纸上,最后到民间,连遣唐使都开始热烈地讨论。
甚至连公主们都开始叽里呱啦地热烈讨论,大唐的女子对政务的兴趣不输给男子。芸姚看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她们说得都很有道理。
“本来只是希望解决一下太子的烦恼,现在倒是成为了全民话题,有意思。”芸姚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明明是你提出的建议,怎么你反而不着急?因为你的缘故,现在我都被人盯上了,有人说我是个奸臣,也有人说我是个贤臣,我都不知道怎么面对群臣。”“这哪是功劳,这简直就是大麻烦。”女驸马当初也是信了芸姚的鬼话,才写下折子阐述皇子下县的作用,没想到会变成这样,一下就成为了支持和反对的核心,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