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为了证明阐教才是玄门正宗,这是两位圣人从一开始就有的矛盾,阐教是绝对不会放弃正宗这个目标的,截教就是头号敌人。
虽然芸姚从来没有自称什么正宗,但不自称不代表心里不想,想也不行。而且截教现在一系列的行为都是把自己当做正宗来宣传的,阐教是无法容忍这些行为的。
“阐教自己受困于正宗的牢笼里,作茧自缚,无法扩大。却还不允许截教‘有教无类’,培养更多的修士么?”孙膑对于这种狭隘的圣人观念表示了不理解。在他看来玄门正宗另一个名字就是作茧自缚,因为所谓的正宗就是一个边界,这个边界分开正宗和不正宗,而阐教所谓的正宗是带着强烈的种族倾向的,血统纯正是正宗,不纯就不正宗,狭隘得让人发指。
“周文王写《周易》,周公旦写《周礼》,人族都已经不玩正宗和不正宗的对立了。”孙膑表示凡人早就跳出了框架,元始天尊也太过抱残守缺了。
《周易》的核心就是变,既然是变,那就没有永恒的正宗,也没有永远代表正宗的群体。周人代替殷人,就是华与夷的变化,从不正宗变成了正宗。从此之后衡量正宗的标准就已经不是血统了,而是品德和行为。
当年楚王问鼎中原,周天子回答‘在德不在鼎’,就是说正宗要看的不是鼎而是德行。
“凡人都知道正宗不正宗看得是德行,是看对三界有没有贡献,而不是呆板地看血统,看鼎之轻重,得看行为。”孙膑恨不能把这些话塞进阐教弟子的耳朵里,让他们扪心自问,滥杀无辜、恃强凌弱这到底算什么正宗?难道血统纯正就是正宗?那到底是修士还是牲口?
可惜元始天尊不管,他的观点就是正宗,和他观点不同就是不正宗,只要是以正宗对抗不正宗,行为无所谓。
面对这么狭隘的圣人,截教上下都意识到他们之前的打算或许还是太乐观了,光是平手或许无法让元始天尊心悦诚服。
“或许我们需要的是一场让圣人也无法辩驳的胜利。”冷静下来之后,孙膑意识到面对狭隘的圣人,光是平手根本不够,只有胜利,而且还是毋庸置疑的胜利才行,否则元始天尊怕是不会停下来。
可教主能赢么?
怕是不行,就算对教主再有信心,但面对圣人,芸姚怕是打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