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分水岭

其实吵架还是有意义的,当年孟子提出人性本善之后,荀子又提出了人性本恶,抢的就是话语权。

争论到底是芸姚胜还是圣人胜,这只是历史上不断重复出现的话语权之争罢了。各执己见,就是站队。

掌握了话语权,就掌握了对审美的定义。以前以圣人唯美,以圣人为尊,形成的话语权从来没有改变。现在支持朱女的话语权高涨,就会对旧的话语权形成冲击。如果圣人输了,维护话语权的成本就会提升。

这种事情是旧话语权不愿意接受的,所以他们绝对不能让朱女赢的论调占据主流。

这种话语权之争在各领域、各时代都屡见不鲜,不会停止。可惜不管旧话语权如何抵抗,新的话语权已经出现。

就好像当年荀子提出性恶论,不管后世如何抗拒,如何反对,甚至把荀子开除儒家,但人性本恶的理论再也不会消失,将会深深地影响后人的想法和审美。

现在也一样,圣人不败论已经出现了破绽,以弱胜强论冉冉升起,不管日后圣人不败论如何强大,新的论点也不会消失,而是会深远地影响着大家。大家不会忘记圣人也会流血,这段故事将会成为无数文艺创作者的灵感源泉,将会从圣人不败的市场里抢夺一杯羹。

本来圣人不败通吃市场,但现在有了其他的选择,他们赚的就少了,那肯定不答应啊。这就是话语权,这就是审美的价值,直接关乎利益。

不答应也不行了,以后市场肯定得被切割走一部分,这是旧话语权不能改变的。

吵得越激烈,朱女胜利的观点就越是站得住脚跟,对抗是无法消灭对立观点的,只有包容才行。

因为包容的话,就很难让人分清楚这个观点到底是属于哪一派的。如果是对立的话,那是泾渭分明,一眼就看出这个观点是你的,那个观点是他的。我喜欢他的不喜欢你的,所以就战到对方的阵营里去了。

比如买办和爱国者之争,原本买办控制审美,通吃所有市场。突然一个爱国者站了出来带来全新的审美,市场一下就被分走了一大块。于是买办就会拼命批判,可是越是批判,对面的人就会越多,因为大家都会渐渐发现这群买办没安好心,只想着赚钱并没想着好好打磨自己的商品,大家就会跳到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