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铁青点头:“好!”

他们一家三口,一上午一车,一下午一车。

铁青一个人,装半车,太阳还没落山,车就装满了。

力气大,速度快,装的还很齐整。

俩人回来之后,都不用老肖头儿动手,铁青一个人就把车子给卸了,然后去遛马,拌草料,提水,所有的重活累活,铁青一手包办了。

老肖头儿看的眼热:“到底是年轻人,就是比我这老头子利索。”

铁青的力气大,是附近出了名的,他一个人能打野猪,还能猎到狍子,从西山扛回来,那得多大的力气啊?

晚饭果然是有好东西吃,红色的新鲜辣椒炒腊肉跟蒜苗,熬得山鸡汤,一人喝了一大碗,算是补身体了。

吃过了饭,铁青又把自己房檐下挂着的腊肉都给拿来了:“老肖婶子,笑哥儿,在家做饭不能没油水,这些都做了吃,等到沙冷的时候,再腌制新的腊肉。”

“这可不少肉呢!”老肖婶子看向了老肖头儿,家里都是男人说了算。

“你小子这是干啥?”老肖大叔很要脸面的,觉得这是被人施舍了,他虽然不知道“嗟来之食”的典故,但也不轻易收人好处。

“我也想吃,就是不太会做,麻烦婶子跟笑哥儿。”铁青的理由想的好着呢:“再有,这个时候活儿可重了,没油水可不行。”

秋收干的都是累活儿,没大油大盐的支撑着,可熬不下去。

尤其是笑哥儿,好不容易养出来的一点好气色,这忙着收大白菜又要腌咸菜,秋收一开始,那点肉又不见了。

第045章 纳税收粮

有了铁青的加入,老肖家的秋收比往年要轻松多了。

老肖头儿只管牵着车子走,不用掰苞米,丢苞米上车,这都是铁青在干,等到苞米都掰完了,就让老肖婶子跟笑哥儿在家扒苞米,老肖头儿跟铁青带着镰刀去地里头割苞米杆儿。

结果铁青割的又快又好,根本不用老肖头儿干啥,他只管牵着马车跟着铁青走,铁青会把苞米杆子都打成捆,然后放到车上来,老肖头儿只管牵着马车往回运就行了。

家里头的肉食还够吃,铁青秋收前去县城卖菜的时候,买了很多盐巴回来,这个时候腌菜都用大盐,他却提前将盐巴处理了一下,没有了那股有点涩的味道,跟他以前用惯了的大粒盐一样。

家里的腊肉够吃,铁青还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跑去镇子上买了一些新鲜的肉回来,老肖婶子一咬牙,家里头那么多鸡鸭鹅的,总不能老是指着人铁青吃饭啊!

于是她也舍得下,隔一天杀一只鸡,或者杀一只大鹅子,炖一只老鸭子的这么来,争取顿顿都有油水。

铁青吃饭的时候,每次用筷子前,都把大腿儿啊,大块肉的扒拉到笑哥儿的饭碗里头,当然是趁人不注意的时候。

笑哥儿就会红着脸偷偷的吃掉。

他也是很馋肉的人,加上最近家里的活儿,实在是太多了点。

俩人其实什么都没干,但是气氛很好。

老肖头儿累坏了,这个时候也懒得管了。

倒是老肖婶子,笑眯眯的看着,就是不说话。

却有一种“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的姿态。

秋收的日子忙碌而充实,整个村子都在起早贪黑的干活,一年之计在于春,可是一年的收成就在于秋了。

古代农耕不发达,春秋两季农忙的时候,就连朝廷,都有给官员放假,让他们回去主持春耕和秋收。

即便如今的皇朝刚刚成立,同样注重这一点。

苞米弄了回来还需要扒皮风干,然后搓出苞米粒子来,缴纳税粮。

老肖家今年收成好,一亩地六七百斤的苞米棒子,去掉皮子和瓤儿,起码能有六百斤,但是再去掉水分,也就四五百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