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队人马三十三人。
其中三十个人都是护卫,一个人是领头的,一副贵家少爷的装扮,另外一个人则是三十来岁,做文士打扮,说话的就是他。
身后还跟着一个妇道人家,这妇人穿着一身降红色的衣服,头上戴着一朵非常鲜艳的红色牡丹花,绸缎做成的那种,看着很漂亮。
就是为人有点畏畏缩缩的,进了门也不肯开口说话。
进了门……自然是进了四季杂货铺。
一行人进来几个,一抬眼就看到了柜台里的肖姑姑,还扫了一眼四周。
四季杂货铺其实挺大的,货品也不少,是难得少有的乡村杂货铺子这么货品齐全的地方。
吃穿用度,日常百货,都有。
甚至还有一些茶叶,茶叶沫儿。
这可少见了,在乡下,谁家没事儿泡茶喝啊。
“几位,想买点啥?”他们人在门**着,只进来几个,肖姑姑却不怕他们,因为有底气啊。
不似一般的农妇,看到这么多陌生人,早就吓傻了。
肖姑姑连皇家大公子熹哥儿都见到了,还经常闲话唠嗑儿,她还怕啥?
倒是肖姑姑这样坦然自若的态度,让来人有点意外,尤其是那进来的文士,一拱手就问:“请问,这里可是女户肖家?您就是肖太太?”
肖姑姑家是立的女户,而且肖家虽然有肖伟是大将军,可是肖姑姑是他的姑姑,而不是他娘,肖伟已经跟朝廷请封,到时候可以给老肖头儿跟老肖太太两位老人尊封个身份,但是肖姑姑就没有这待遇了。
哪怕她是肖伟的姑姑也一样,加上她家没有人当官啥的,故而只能叫一声“肖太太”,而不是“肖夫人”,因为肖姑姑是和离了的人,没有“夫”的人。
不像宋夫人,她那是丈夫死了,而不是和离了。
“是啊!”肖姑姑一愣,肖太太,这个称唿,可够尊重的了,也够别扭的。
因为在村子里头,亲近的人,都跟着喊一声“肖姑姑”,不亲近的叫一声“桂枝”,这是名字。
再不认识的陌生人,估计就喊一声大婶儿了。
“在下姓蓝,名城,字青云。”因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关系,他这个字也是很讲究了。
“哦,蓝先生。”肖姑姑赶紧客气了一下。
“是这样的,肖太太,这位是我家二少爷,我们是府城张家的人,这次来,是想替我们家二少爷,求娶您家的大姑娘。”蓝城说的很清楚:“您看如何?我的东家张氏也是一大族。”
“张家?”肖姑姑迷惑的看着他们:“府城来的?我们娘们儿连县城都很少去,府城更是不知道大门朝哪儿开,你们怎么来我们家求娶?”
肖姑姑都想不明白了,府城张家?她又不知道张家是干啥的,这就来求娶,还主动上门来的,搞啥啊?
“徐媒婆,该你了。”蓝城将那个妇道人家扯了出来。
徐媒婆看样子,很难开口的架势:“这位……肖太太,张家在府城,那可是个有钱人家,他们家的宅子,是府城第一大宅,家中人口兴旺,那个,张家是做买卖的人家,家里吃喝不愁。”
肖姑姑眨了眨眼睛,谁家吃喝都不愁。
她们家虽然是女户,却也同样不缺吃喝。
徐媒婆一看,这肖太太也不太热络的样子,就赶紧又道:“而且二少爷是家中二房的嫡出少爷,又是个读书人,您看这玉树临风的长相……。”
张二少爷是不乐意来这里的,但是没办法,家里头适婚年龄的小子就他一个在家,大哥在京城读书呢!
大房大伯那边的三个堂兄都成亲了,倒是有一个哥儿还没出门子。
二房他父亲本身娶了他爹爹为夫郎,可是夫夫俩感情并不好,虽然爹爹生了两个小子一个小哥儿,三个孩子,可是他父亲还有三个小妾,也生了三个庶女给他当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