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熹哥儿小声的跟大家道:“别怕,没事的,我跟六哥在这里。”

他们俩,一个是皇子,一个是皇帝的哥儿,出身高贵比得过他们的还真没有,除非是那几位皇子来北边儿了。

或者皇帝亲自来了。

但想一想都不可能。

同时,很多大内侍卫,已经提刀摸了过来。

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就有一些风萧萧兮啦。

铁青对这种气氛最为敏感,所以他第一个就蹿了进来,别的不说,他夫郎跟孩子还在这里呢。

没出生,在他爹亲的肚子里,那也是他的骨肉啊。

气氛紧张了起来,这后来的这一队人马,领头的人有点熟悉,是王大老爷家的那个大管家。

上次来过榆树村。

这次是来带路的。

到了地方之后,他立刻就指着肖姑姑道:“这位就是肖太太。”

“你就是肖桂芝?”来人眉头皱了皱。

这一队人马气势很大,来人呢,穿的也很体面,而且来得是个读书人,这人有着举人的功名,乃是三皇子的一个幕僚的弟弟,为了此次办事,幕僚特意举荐了自己的弟弟,一个举人老爷,总比一个白身强。

而且北地文风不盛,难得出个进士,举人在北地就很受尊重了,再说别人也不乐意跑这一趟,东北太冷了!

这人穿的好,可是肖桂芝穿的就是家常的大棉袄二棉裤,紧裤腿儿,踩着一双半新不旧的兔子皮棉靴子,厚厚的棉靴底子。

头上梳着个发髻,簪着两根老银簪子,手上也没戴啥首饰,连个银镯子都没有,因为肖姑姑要干活儿啊,有东西戴在手上,会将东西弄脏,无论是戒指还是手镯子,都是如此。

所以乡下人很少在手上戴首饰,除非是老年人,不用做啥活儿了,才会带着手镯子啥的,那都是养老了的意思。

肖姑姑没戴,耳朵上只戴了一对儿银耳环。

在榆树村已经是很不错了好么。

但是在来人的眼中,不愧是乡下村妇,这得多穷啊?连个金簪子都没有。

其实肖姑姑是有的,但是没戴,不止是有,还有不少呢,铁青送的,肖伟送的,熹哥儿送的,有十几根呢。

可她觉得自己一个乡下妇人,没事儿戴满脑袋的金簪子干啥?

误会就这么产生了。

“是啊,你谁啊?”肖姑姑对着他也没好气,这么指名道姓的干啥?

“我们是京里来人,听说你家大姑娘及笄了?我家主子乃是皇三子,后院缺个妾室,你家大姑娘正好,这就跟我们进京吧,这是殿下赐给你的东西。”他一挥手,就有人抬进来两箱子的东西,麻利的打开,这两个箱子里的东西不多。

一个箱子里装了三千两银子,一个箱子里装了一整套赤金的头面和二百两金子。

这钱足够给一个乡下人家,过一辈子的了。

但是肖姑姑却异常愤怒的一丢手里的抹布:“你们给我滚!”

“你怎么说话呢?”那人不高兴了:“本举人老爷亲自来,你还不赶紧的将你家大姑娘叫出来?”

他是代表三皇子来的,他一说出来主子是谁,他身后那些人都吸了一口凉气呢!

不过他随后就扭头看了一眼他们:“都什么人啊?来这里干什么的?”

知府夫人再想也没用,这个时候,人家是皇子派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