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更避免了,到时候有人说谁谁谁家的大蒜,卖给他的是不好的了。
反正大蒜这个东西,离了土之后,挂在房檐下阴干,也没啥技术含量。
无论是自己吃还是留种都可以。
老肖婶子就趁着有人来的时候,带着俩孩子,可村子的熘达,这次出来更是非常拉风。
铁青哭笑不得:“您随意,别累着了。”
他能说啥?说啥都不合适啊!
家里一群内眷聚到一起,问笑哥儿:“东家生气了没有?”
笑哥儿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我忘了问他,昨天累了,很早就睡了。”
更神奇的是,相公也没问他,他明显看到相公一回来就察觉到了,就算相公察觉不到,厨房的两个金师傅也会跟他说的,毕竟那酒真的很好。
结果笑哥儿累了要睡觉,这事儿比啥都大,铁青也忘了问夫郎,为啥要偷喝酒?
平时笑哥儿可不喝酒。
喝,那也是喝的红酒。
红酒酒精含量比葡萄酒高一些。
一群内眷嘻嘻哈哈了一阵子,也就没放在心上。
等到铁青忙活完,铲过了头一遍地,也就能休息个十天左右,然后就要薅大蒜了。
他才想起来要问一下笑哥儿,咋还喝上葡萄酒了?
结果他们家杏子熟了,内眷们天天在家吃杏子,全村的孩子也来他们家吃,都觉得他们家的杏子好吃。
还有人竟然泡了杏子在老白干里头,铁青看的都要晕倒了:“这是个啥搭配啊?”
放了一兜子杏子进去,还不如做成甘草杏呢!
就在这个时候,朝廷来了公文,杨大庆假公济私的跑来在村公社大门口贴了告示,顺便回家看看老爹老娘跟弟弟一家。
第429章 边关榷场所在地
铁青认得字,上头说了,边关要修建榷场,要大家做好准备。
做啥准备呢?
就是约束大家,别冲撞了啥人,还有修建榷场,八成是要雇工,毕竟劳役这边一年也就一次,一次最多俩月,还不能耽误农时,平时就一个月完事了。
“你说朝廷这是有钱没地方花了么?非得雇工。”杨大庆在村子口贴了个告示,又在公社大门口贴了个告示。
公社大门口这里有专门的一堵墙,还带着盖儿呢,稍微可以遮风挡雨一下,专门粘贴各种告示的地方。
其实也就是一些朝廷的政令啥的,偶尔会有谁家谁家有喜事儿了,请客吃饭等等的通告。
杨大庆回来了,铁青就跟着去看个热闹,看到告示才知道,是要盖榷场了。
“白干活儿和有工钱拿,哪个能让人死心塌地的干活?”铁青白了他一眼:“看看吧,咱们这会儿,劳役需要去修缮城关,那么榷场必定是雇佣人手干活儿,不然大家都出工不出力,磨到了时候就走人,浪费时间啊!”
“嗯,你说的也是!”杨大庆一拍脑袋:“去我家吃饭吧。今儿我回来不走了。”
“行啊!”铁青点头。
杨大庆如今也是八品的县尉了。
老杨家还有杨大生在家照顾二老,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