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三少爷?
谁管他去死!
周汝生老大人就是这么冷酷无情。
山哥儿进来还朝三少爷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儿:“无耻的小偷,欠揍的小王八蛋。”
骂的三少爷都要气吐血了。
偏偏这会儿山哥儿能进去,他却不能,吴河大掌柜那边被人打了个七零八落,三少爷忍不住了,大声的道:“请问三位老先生,小子有何不妥之处?为何要拒小子于门外?”
“你有什么好的?”孔老大人站在门里,示意所有的孩子都站在他们三个老先生的身后,耄耋老者搭配垂髾孩童,颇有一番另类的搭配感。
“小子三岁能说话开始,就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五岁能写字,七岁开始启蒙,自问资质并不比这些乡下孩子差,何况,小子出身泾河城吴氏一族,有着三百年传承的世家大族!”这是三少爷最自傲的地方:“父母皆是嫡出,且身份高贵。”
最主要的是,他血统纯正。
父亲母亲是嫡出,就代表着两个世家大族的血,流淌在他的血管里。
他的家族以及外家都是赫赫有名的,他也就引以为傲,觉得报上了家门之后,势必会让几个老儒纳头便拜。
“你再聪明,家世再好,也不是榆树村的孩子。”这是杨大生的话,顺便,三位老先生也是如此认为。
吴河大管事不高兴了:“既然无法入学,那我们凭啥租赁榆树村的房子啊?不就是为了就近让我们家三少爷不耽误学业么。”
这个时候,一直看热闹的老郭家的郭老大,打了个激灵。
他们家租赁给这吴氏商队的房子,是价格最高的,虽然说是新房,但是一般人家只租赁个一百两顶天了,他们家为了盖房子,掏干了家底,现在有人租赁,他们家狮子大开口,人家同意了!
但是附加条件就是要送他们家三少爷进学堂。
老郭家觉得没啥大不了的,就一个十岁的小子进学堂而已,而且不是长期读书,就是在这里学几天,商队回去了,那位娇贵的三少爷,也会跟着回去的,村里肯定没意见。
加上他们家给的钱多,老郭家没跟人说,这边就答应了。
还是写在契约文书上的条款,要是违背了,是要退还人家租金的,还要加上违约金。
那不是他们家能承受的,他们家早就把钱花出去了。
因为盖房子,不是盖完就完事了,里头的各种物件儿,都要换一下了,他们家来这边的时候,一穷二白,还要靠良哥儿的婚事才能吃饱肚子。
后来良哥儿不理他们了,他们又靠小雅的婚事过日子,靠来靠去最后还是要靠自己。
“大家误会了,吴三少爷可以用我家的名额,我家是榆树村的啊!”郭老大赶紧站出来,支持自家的租客。
这可是他们家的财神爷。
“你家的名额?”邵小可皱了皱眉头:“郭老大,你家哪儿来的名额?你家的大小子都十五了,二小子也十三了,早就过了年纪,你家的孙子辈儿,还没人影儿呢。郭老二家的大小子十一岁了,二小子才三岁,还不到年纪。何况,没听说名额还能让人顶替。”
最少上学的年纪也得六岁才行,太小的孩子,没资格进来。
老郭家的郭老二,本来是有个姑娘的,六岁了,但是因为他们家重男轻女,那孩子在家估计日子过得不好,病病弱弱的不到七岁就夭折了。
要是那个孩子活着,倒是真的有一个名额。
实际上,他们家大小子,这几天正在相看人家,这不是有了钱么?家里的东西也都是新的,但是这都需要钱,孩子相亲要是成功了,还得下聘礼,准备婚事,事情太多了。
再说了,他父母年纪大了,有个万一还得留一些过河钱。
就是预备一些钱,好应付事儿。
“我……我们家是在榆树村,也得有个名额啊,我可以让给吴三少爷。”郭老大强词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