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入京的时间本来就晚了,后天就是百家宴召开的日子,如果今天不抓紧时间去买名笺,并且誊抄书写的话,恐怕明天一天很难来得及。
“好,请子元稍等。”
宗洛清楚顾子元隐藏的好意。
他虽然跟随儒家入京,表面上只是挂着儒家贵客的名头,其实也还是被归到了儒家弟子的文碟里。
在别人看来,他双目有疾,若想谋得好去处,还得加倍努力。
再者,盲人写字总要难很多。如果今天早些去了,晚上就可以开始赶工准备,不至于到后天还准备不出来。
秋天的夜晚凉意渐起。
宗洛加了一件外衫,拉开了门:“天色不早了,我们快去吧。”
平日里他和顾子元也算有些交情,自然承了这份心意。
于是两人并肩同行,从驻地中走出。
门口不知何时盘了只呼呼大睡的狸花猫,宗洛顿了一下,轻轻抬脚从旁边跨过。
一旁的顾子元在心里感慨。
洛兄武艺高强,听声辩位竟也登峰造极,若不是眼缚白绫,实在看不出是一位盲者。
他还记得宗洛被首领带回儒家寒庐的时候,据说是身受重伤,需要静养,谁也不能进休养的院子半步,养了许久才被允许出门活动。
翩翩君子自然更容易博得他人好感,更何况宗洛的人品实在没有可以指摘之处,儒家上下都对他礼遇有加。
和宗洛相处的时候,顾子元很容易感受到对方身上与生俱来的端庄老成,明明看起来年龄也不算大,却总给人一种近似于师长般的稳重感觉。
顾子元原本还以为宗洛会留在寒庐,没想到他竟然同首领请辞,跟着他一起来了大渊。
这年头不愿偏安一隅的,皆是胸有抱负之人。
洛兄果然心怀天下,身残志坚!
这更加让顾子元打心底里敬佩。
“说起来......来到大渊后,洛兄接下来有何打算?”
宗洛将问题抛了回去:“子元如此问我,可是想好了去处?”
“这倒没有。”
顾子元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只希望百家宴时能好好发挥,若是能谋得贵人赏识,顺利成为门客,将我儒学发扬光大,自然极好;若不行,那只怪我才疏学浅,等回庐重修,三年后再来也不迟。”
顾子元真情实感地关心宗洛。
他自己就是孤儿,也是儿时被首领捡回寒庐,从小在儒家寒庐长大。既然顾洛在失忆后冠了儒家的“顾”字,自然而然算是一家人。
他觉得宗洛虽然身体有疾,但剑术却很厉害。原先顾子元还不知道这个厉害的程度,看到对方和北宁王都能打成平手后,这才有了些实感。
“说起来,洛兄同那位渊朝三皇子也实在颇有缘分。我竟没注意到,你们连单字都相同,又是一年前重伤......若不是洛兄失忆了,指不定会有什么渊源。”
顾子元这么说着,甚至还有心情打趣,丝毫没有半分生疑:“对了,洛兄既然得了北宁王的青眼,不如哪日挑个时间去王府拜访?”
别的不说,以北宁王在大渊的地位,若是真能接受他的招揽,往后顾洛就是扶摇直上,步平青云。只要能谋到一官半职,这样顾子元也算放心。
宗洛唇角的微笑有些僵硬:“还是不了。”
为了佐证,他又补上一句:“另眼相看不假,但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北宁王性格暴戾恣睢,实在不是好相与之人。”
“说的也是。”想起北宁王在城门口那纵情肆意的模样,顾子元心有余悸:“原先还以为传言有假,如今看来,那些凶名在外的传闻......应当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