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龙章凤姿, 器宇不凡。天佑我大渊!”
庆贺恭维的声音环绕着宗洛,一直将他推到百官之首的位置。
士大夫们的站位都极其讲究, 越靠近龙椅的定然官位越高。按照惯例,三公就是站在最前排的, 如今多了一位储君, 自然还要更高一位, 不至于平起平坐。
不管是沈廷尉,薛御史还是裴谦雪,都乐呵呵地让位。
放眼望去,不说连殿内都进不来,只能站在檐边的那些官员。至少站在最前面的这些朝臣, 面上都挂着欣慰的笑容,真心欢迎。
宗洛知道,自己平日里也就挣了个功高劳苦。虽然民望好,但是在朝堂里,的确没什么势力,甚至没有怎么发展过,和其他皇子根本比不了。
这些人欢迎他,只不过因为他是父皇中意的储君,听命于渊帝,也效忠于他。
今日渊帝的心情肉眼可见的十分不错。
往日里这位暴君喜怒不形于色,这般轻而易举让人察觉到情绪,自然是故意为之,又或者的确心情好,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心情好,不需要遮掩,反倒大张旗鼓。
不管是哪一种,都能让这些浸淫官场许久的臣子心中有数。
“既然皇太子归位。即日起,关于储君的章程,全部理应操办起来。”
如今早已不是上朝的时间,不过让新任储君熟悉一下朝堂站位,各类事务罢了。这般大喜的日子,朝臣们也得陪太子背书,一个接一个介绍。
陛下的态度摆在那里,这般重视,谁也不敢松懈半分。
渊帝端坐于龙椅之上,龙颜大悦:“既然太子已经入住羽春宫,那东宫詹事册选一事,内阁组建也应提上日程。”
“洛儿,这两件大事便直接交予你了,具体人选全权由你决定,裴相作辅。封储后第一仗,半月后将名单交予朕过目,相信你不会让朕失望。”
殿内鸦雀无声,死寂一片。
就算朝臣们心知渊帝极其满意三皇子,却也还是为这大手笔震住。
众所周知,储君身在高位,却也更该如履薄冰。
例如原先玄骑的兵权,应当是要重新交还给陛下,毕竟万万没有储君掌兵的道理。就连渊帝继位后,除了最先开始对阿国在后方御驾亲征过,也再没拿起过剑。
太子内阁组建和东宫詹事册选,说白了就是一个以皇太子为中心的权力组织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哪位帝王,定然都是要插手,塞进自己的人的,这既是一种鼓励帮忙,更是一种监视。
再加之东宫不能直接议政,却又处处影响朝廷,期间维持着一种近乎于摇摇欲坠的关系。
至于太子东宫,定然是香饽饽。
谁也知道,渊帝百年之后,江山易主,终归要被他儿子继承。储君继位,定然会重册原先的旧臣,跟着太子就是一条明路中的明路。
想必今夜过后,羽春宫将会收到大波示好。
然而谁也没想到,一向多疑的陛下,竟然会将此事全权交予三皇子去办,简直匪夷所思,不敢置信。
唯有真正知晓这一切的心腹才缄口不言,心知肚明。
陛下沉默了这么多年,如今巫祭大典过了,终于尘埃落定,自然也不愿意委屈自己最骄傲的皇子。
暴君就是这样,残暴起来自己家人都砍,偏宠你的时候恨不得告诉全世界,要星星要月亮都能摘下来。
站在群臣最前方的宗洛拱手,神情无悲无喜:“儿臣......遵旨。”
方才在回宫的马车上,他不是没有再度试图提过昨夜那个话题。
然而就像宗洛先前猜的一样,拿不出切实的证据,渊帝根本不信他的话,只问他是不是因为今日太高兴了,以至于说话都有些糊涂。
他努力辩解,渊帝反倒沉下脸色,问他莫不是给人骗了吧,一副只要宗洛说个名字,立马就把人抓来凌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