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成了花样滑冰著名论坛“冰雪在线”里公认的科普大神——匿名君。
他半世褴褛无人知其姓名,但神州大地凡有冰迷处,便有匿名君的入门教程。
******
自从捡到了宝贝疙瘩,戴文怀老爷子现在是精神焕发,腰不酸了腿不疼了,随时能下冰场抬腿一个两周跳。
所以,傅笙转为助理教练的理想,刚一提出就被亲老师掐灭了。
笑话,我戴老隔了十年好不容易遇上了良才美玉,当然要一切亲力亲为自己下场。想摘桃子,就是前亲徒弟也不行。
再亲也是前徒弟。
现在的新宠是正在哼哧哼哧跑五公里的任小柯。瞧瞧这新出的小肌肉群,瞧瞧这灵活有力的关节。真是鲜嫩可口。
咳咳,刚刚好像有什么东西乱入了。
总之,傅笙委委屈屈拿着自己半成品的论文,窝在厨房老老实实做一名大厨。
另外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
尽快帮助任柯搞到一个大赛的参赛名额。
最好是国际A类比赛。
比赛和训练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同等重要。没有比赛紧张的气氛,没有好对手的激励,运动员永远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潜能。甚至可以说,长期不比赛的运动员,如果没有极大的意志力,再好的竞技状态都会荒废。
之前戴文怀和傅笙不是没想过比赛的事情。花样滑冰是个市场化很高的项目,很多赛事依靠个人和俱乐部依然可以参加。比如说国内有各大俱乐部联赛,全国花样滑冰大奖赛。
青年组最高水平的赛事“世青赛”同样可以靠个人一站一站积累积分打上去。以花样滑冰大奖赛为代表的A级赛如果无法参加,也可以通过花样滑冰挑战杯系列的B级赛事拿到积分。
任柯现在既然在认真走这条路,便要更加精细的谋划。
花样滑冰是一个打分类的项目,天生会有人为因素的印象分。因此,一个选手在国内和国际赛场如何亮相,如何造势,至关重要。
和国内连B级赛如何算积分都不清楚的教练不一样,戴文怀的早年经历让他深谙里面的条条道道。
选手在国内比赛的名次,决定其在裁判心中的待遇等级,和自己阵营的国际滑联官员会在其身上投入多少资源。
选手第一次国际亮相更是影响深远。少年天才们的第一次的比赛结果,很可能决定了很长时间的格局。赢者备受热捧,良性循环。败者只有咬牙创出新难度才有可能翻身。
任柯如今大大得罪了临江省队教练,按那群教练睚眦必报的个性,现在任柯在国内获得公正待遇很难。任柯的花滑职业生涯,不能从对他不友好的国内赛场开始,也很难从国内赛场发迹,获得本赛季C国对新星的资源投入。
戴文怀原是想从给钱就能去的国际B级赛一点一点刷裁判好感度,虽然辛苦但是收益稳定。
但是傅笙决定为小朋友拼一把。
任柯的水平,任柯的热爱,值得一场国际A类赛事的惊艳亮相。
花样滑冰国际大奖赛C国杯是傅笙瞄准的好机会。不用倒时差的地利、相对公正的评分,正是新星出场的完美舞台。更重要的是主办方手里有额外的外卡,可以直接参赛。
******
入夜,酷夏的暑期在沥青路上蒸腾,窗外玫瑰般的暮色渐渐褪去,第一颗星星闪烁在银河旁。
傅笙赤脚站在微凉如水的阳台瓷砖上,凭着一点荧光翻通讯录。
“哈哈,我傅笙啊……多谢兄弟,回头请你吃饭。”
“可不好久没联系您了,我爸上周还念叨您呢,刘叔我回头自罚三杯。”
“是我上次比赛抽大发了,让大家蒙羞,也让长辈们费了不少心。哈哈哈……刚刚把训练视频发到您邮箱。我保证这孩子比我当年有前途,绝对能给队里带来好成绩。现在是好苗子养在深闺人未识,才轮得到我出来说项。”
“就求一个大奖赛C国杯青年组一个参赛的资格。我听说咱们这回有三个外卡可以让本土选手参赛,但是技术年龄都达标的只有两个人。”傅笙低沉的嗓音震动出诱惑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