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阳光明媚,镇上很是热闹,赵家更是热闹。
门前来来往往的宾客络绎不绝,皆是镇上的富户。
今日是赵老爷的寿辰,虽然不是整寿,按照赵老爷以往的习惯是不摆宴的,但这次既然摆了,众人也要来捧个场。
孙老爷自然也来了,在门口接待客人的管家赶紧迎上去,将人引进门。
赵少爷站在门厅里招待客人,见到孙老爷拱手道:“您能亲自来,小侄不胜欣喜。”
赵家与孙家家世相当,赵少爷自称一句侄儿也不无不妥。
孙老爷笑呵呵地摸着下巴上的胡须:“贤侄客气了。”
“您请坐下。”赵少爷将孙老爷领到主桌坐下。
厅中的桌子都差不多坐齐了,看了看时候,赵少爷朝管家使了个眼色。
赵家大门外鞭炮声乍响,没多久,就有丫环端着托盘过来了。
宴请宾客的席面,都是双数,普通的十碗,好的十二碗,荤素皆看主人家安排。
孙老爷举杯恭贺赵老爷,饮了一杯酒,刚要将酒杯放下,眼角瞥到桌上的一样没见过的菜,盯着看了几眼,看向赵老爷道:“赵大哥你家可是换了新厨子?这菜的样式我怎从未见过?”
同桌的一位中年汉子也道:“可不是嘛,我看着这菜不知用了多少样东西,能好吃吗?”
桌上的白瓷盘上堆着一小堆各色颗粒的小丘,拳头大,乍一眼看上去,红的白的青的都有,颜色顶好看,却看不出是什么做的。
赵老爷温声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宴请的事儿我都交给我儿子了,你们要是好奇,问他就是。”
赵少爷自然是早有准备,对众人笑道:“这是我们家酒楼的厨子新学会的菜式,这道叫茄鲞。”
他说完,话一顿,招来一个伙计,看向众人道:“这样吧,那厨子一共新学了三样菜式,待会儿就一一上来了,我叫这伙计给各位介绍一下。”
众人都好奇得很,笑道:“成,那就让他给我们说说。”
那伙计口齿伶俐,脸上挂着让人舒适的笑:“好嘞,这道菜叫茄鲞,几位老爷一听就知道是茄子做的,但要做它可不简单嘞!要将茄子去皮只留肉,然后切成碎丁,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肉并香菌、蘑菇等,加上各色干果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拌匀,再拿炒的鸡瓜一拌,这算下来少不得用十只鸡配呢!”(1)
说着,他语气颇为感慨地道:“这可是前朝一个大世家手里散落的吃食方子!据说前朝皇帝尝了那么一次就恋恋不忘,向那世家讨要方子却被拒了,要不是那世家败落了,这方子还落不到民间呢!”
谁不好面子,听伙计这么一说,众人顿时觉得这茄鲞不俗起来。
“这前朝皇帝都称赞过的菜果然不一般,我尝着这味道极好!”同桌的郑老爷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