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身体不好,不良于行的老人和小孩儿最先病倒了,接连的雨天让气温降得很低,冰冷的气候湿漉漉的水汽,还有那没有半分阳光的天空,被困在家中根本无法出门的情况,哪一个都让人心中不安。
县令喊过让大家最好离开这里,可没有人听。他们离开了,路上吃什么,住什么,在哪儿定居,谁给他们田地?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根本没有人愿意离开。
司仪过来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个情况。
水都快淹过大腿了,竟然还咬紧牙关死撑着。该说这些百姓胆子大,还是说他们生活在这个国家命太苦,连一点点变动都承担不起。
司仪将惊叫不已的马停在府衙的台阶上,出示了梁省郡守给的介绍信后,一路直达江省郡守等人的面前。
其中有几名官员听说过司祁师徒二人的名字,对江省郡守极力推崇司仪的能力。江省郡守没有在这时候计较司仪的年纪,匆忙谢过他在危难之中赶来救援后,开口便询问司仪有何办法。
司仪也不客气,认真道:“首先最重要的,是组建应对水患的班底。”
“劳烦郡守大人以及各位大人建立以下几个队伍:一是后勤队伍,准备粮食与草药等物资,确保它们不会被洪水冲走或者损坏;二是救援队伍,拯救落水以及被困在某地无法离开的百姓,并对患病的伤者进行及时的救治;三是传达队伍,从省、城、县、村精确到街道,选出一人进行每日的人数清点,下达上方的诸多命令,上传发生在各地的灾情,以保证不会出现某地突然被淹没却无人知晓的情况;四是安保队伍,灾难当头,总会有人不听指挥,肆意妄为,□□掠。为了防止这种行为慢慢演变成集体暴动,必须遏制住此类事件的苗头,一有不对立即镇压,否则百姓惶恐不安之下很容易慌乱分散;五是求援与提醒队伍,未来沿江各县均会受到灾情影响,需得提前告知,而江省百姓的避难路线需得提前做好准备,若是能得到他省的人力物资帮助自是再好不过……”
少年人站在一群年纪平均四十多岁的官员中间,清朗镇定的声音不急不缓的清楚说出,带着一股无法言说的力量,迅速将慌张焦急的众人安抚下去。
大家认真听着少年的发言,越听越觉得言之有物,不自觉连连点头。
“劳烦大人给我一张附近的地形图,上面标记处江水的走向,以及高低地势,我们要提前确定好避难路线,越早越好。”
一名官员听到司仪的请求,都来不及吩咐一旁站着的手下,直接亲自跑去了后方的书房。
余下的众人就方才司仪所说的诸多事情,逐一做好了分工。
安抚民心在这时候就显得极为重要了,郡守以及各个县令表示愿意亲自在各个地方走上一圈,呼唤大家离开,否则有的人真的怕会宁可死也要死在这里……
很快的,地图被送到。地理知识是科举时会考到的,而被分派到这种地方的官员大多都是平民出身,身后没有靠山,和那群走后门的权贵子弟不同,是靠着真本事得到的官职。
这群人哪怕知识层面受到了年代的限制,懂得不多,可脑袋绝对是非常灵活。看明白地理走势,又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结合各地的土质情况做了分析推算,很快分析出会受灾的地方有哪里,往哪里走能最快摆脱水患影响,且路上不会遇到太多的危险。
几番讨论之下,众人得出结论。
眼看大家就要各自分开自行各自的工作,司仪便在这时对诸位大人行了一礼,“天灾并不可怕,人力定能胜天,接下来需得辛苦各位大人了。”
众人深呼吸一口气,对面前之人同样行了深深一礼,郑重道:“小先生客气了。”
大家原地四散离开,每个离开后的官员心里都有一种感觉——这次的事情进行的实在是太顺利,太快速,也太有条理了。
怪不得说这是那位被传得仿佛天人下凡一样的司先生的弟子呢,果然是不同凡响。
作者有话要说:
五一快乐~中午加更!
第284章 先生带我去造反
“郡守大人下令, 要让江省左右百信集体迁徙,一个不能落下。”
“什么?这不是为难我们这些做手下的么?”
“大人自然有大人的决断。不然你想怎样,站在这里什么事也不做, 看着所有人被淹死?”
“我也不是这个意思……”
类似的对话发生在江省各地的县衙里,许多衙役听到县令大人的指示后心中犯嘀咕, 忍不住与旁边同僚说嘴几句。
“郡守大人那是什么样的人物,他比我们看得更远, 考虑的也更周全。大人说大水会淹没整个江省, 那事情十有八九不会出错,否则大人怎么会这么说?”
“也是……”
如果不是确定这次洪涝实在是无法避免,郡守大人又何苦自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