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杨木又不是石姓人,和他也没血缘关系。

关键杨木长的脸嫩,瞧着也就二十岁这样,这声叔他怎么也叫不出口。

杨木撇撇嘴,“不叫就不叫吧!那弓弩你也别想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石玉安见他要走,立刻妥协道,“别啊,木叔,杨叔你就借给我呗!”

“哎,真乖,等着,我现在就去拿。”

杨木背着手学着老头走路一样,一晃一晃的走进去。没多久,他就拿了一把弓弩出来。

石玉安拿到弓弩,朝着杨木喊了几声叔就屁颠屁颠的跑回家。

又过了几天,家里忙碌起来。

石建军和石磊把一楼的火炕清理了一下,铺上了被褥挂上了帘子。

牲口那边也铺了一层厚厚的稻杆,厨房和火炕旁边都堆满了柴。

杨凤莲和杨木把地下室的厚衣服拿上来,一件一件的整理好放在火炕的炕柜里。

杨安没有合适的衣服,杨凤莲用棉花和布给他做了几身棉衣棉裤。

一家人都在为即将来临的严寒而做准备。

五月底的某一天,村里人发现温度似乎降了一些,天气没有这么热了。

六月初,石水生的父亲石霖发现天空中那抹淡紫色的光芒消失了。

人们逐渐恢复夜伏昼出的生活,杨木他们早早就开始调整作息。

当白天的温度可以正常出行的时候,杨木就跟着石建军他们每天出去砍柴。

这一年多,家里的柴用了一些。现在有多余的位置可以堆放柴火,石建军不想浪费空间。

石玉安来还弓弩的时候,杨木还隐晦的劝他多砍些柴放在家里。

石玉安笑着道,“木哥,你放心吧!我家的柴沿着屋子放了一圈了,估计都能烧上两三年。”

杨木板着脸说道,“叫木叔,换了弓弩就不认人了。”

他继续说道,“现在这么长时间都没恢复电,以后恢复的可能性很小,多准备一些柴不会有错。”

石玉安无所谓的说道,“我知道了,你们明天还去砍柴吗?去的话我和我哥也跟着一起。”

现在家里都在育苗,苗还没育出来之前,他和他哥都没什么事做。

杨木点头道,“去,明天我们早上八点出发。”

石玉安点头应下,回去他就和他哥说了这事。

温度降得很快,短短10天的功夫就降了二十多度。

石玉安第一天和杨木砍柴的时候,还是穿短袖,现在已经要穿一件长袖加马甲了。

石玉安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这温度降的也太快了吧!”

石玉平附和道,“是啊!现在是6月,温度有些不正常。”

杨木在一旁说道,“你们爷爷不是会看天象凶吉吗?你们回去问一问他怎么回事呗。”

石玉安摆摆手,“我爷爷就是瞎说的,他压根就不会算命。”

“就算他不会算命,你爷爷经历的事情多,说不定也能看出点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