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晒的呗,这么大个盐场,随便晒两亩地就能晒出来。”

石水生好奇的问道,“你们会晒盐?”

石玉平摇摇头,“我们是不会,但是盐场里的展示板上有写怎么晒盐,我们是根据上面的步骤晒的。”

“我们带回来的盐,大概有六千斤左右。不过都是粗盐,如果想用细盐,还需要再加工一下。”

有人开口道,“这年头有盐用就不错了,还分什么粗盐细盐啊!”

石水生点点头,“这么多的盐,省着点用,够我们用上好几年了。”

他招呼着队伍说道,“把盐都拉到祠堂,你们先回家休息一下, 明天再来分配盐。”

现在已经快到傍晚了,换盐小队赶了一天的路,也需要好好休息休息。

杨木和石磊见人群散去,他们也转身往家走。

走了没几步,就听到后面有人在喊石磊。

“石头叔,你等一下!”

石玉平快步跑过来,他从背包里拿出一个鼓鼓的袋子,“这是我们晒盐的时候抽空抓的鱼,鱼不多,我们每家都分了点。”

“这次能这么快回来,也是多亏了你借的自行车和三轮车,这一点鱼你拿着尝尝鲜。”

石磊没接,“不用了,你们自己留着吃吧!”

“石头,你就收下吧!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石水生跟在后面说道。

石磊微微摇头,“借了车的人不止我家,其他人家里也借了车,如果被别人知道,不太好。”

石水生想了一下,觉得石磊说的有道理。村里就是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计较。

“那算了吧!你不觉得自己吃亏就成。”

石玉平有些失落的把鱼放回包里,“早知道我们就多弄点鱼回来,这样村里其他人也能吃到。”

石水生失笑道,“你们的任务是盐,如果真的弄了很多鱼,你们还有位置放盐吗?”

找盐队伍弄回来这么多盐的消息村里人很快就知道了。

农村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盐,这一点很麻烦。

人长期不吃盐,身体很容易就会生一些疾病,而且人体不补充盐分,也会全身无力。

大家都知道盐的重要性,村里人第二天一早就跑到祠堂外等着了。

祠堂是重建的,里面和原来的格局差不多,石水生早早就来到了祠堂。

见人来的差不多,石水生大声的喊道,“各位安静一下。”

“这些盐是外出的队伍辛辛苦苦运回来的。我和他们商议过,一斤盐换三斤米,如果是杂粮类的,就要拿五斤来换。”

有人喊道,“这些盐不是他们自己晒的吗?他们又没出一颗粮,怎么我们还要用粮食跟他们换啊?”

石水生淡淡的看了那人一眼,“这些盐虽然不是用粮食换回来的,但却是他们冒险从外面运回来的。”

“没有他们冒险外出,没有他们辛苦晒盐,恐怕你们现在连盐的影子都看不到。”

石水生没再理会这些人,他指着旁边道,“如果想换盐,可以去那边换。如果嫌价格贵,不换盐也行,只是以后别来我面前说自家没盐吃了。”

对需要用粮食换盐有异议的人只有几个,大部分人还是明事理的,他们知道价格后,就纷纷回家拿粮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