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刺杀过裴照一行人的几个世家下场太惨,令其他人心有余悸,不敢再捋太师的虎须。又或者是觉得裴照和谢远臣年纪轻轻,又是在边关那样荒凉苦寒的地方,能做出什么功绩来。
度过寒冷的冬季,来到春时,边关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开荒屯田。
因为棉衣和良马的缘故,边关军民上下都十分感念顾然,又在军营里与诸位将领相处了不少时日,有一定好感印象分,所以当她提出实行屯田之策时,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反对声音。
虽说顾然可以借着裴太师的权势下令压人,但肯定没有边关军民主动配合,且积极性高来的好。
屯田不止是招募边关百姓,提供土地让他们开荒,还有组织士兵在兵营周围开垦荒地。若是有流民愿意接受屯田之策,可免前两年的粮食。且能开垦出多少田地,全凭他们自己的辛劳,若是五年内一直屯田开荒,安定于此,那么那些田地可以归于他们名下。
此令一出,立刻吸引来了许多流民,甚至拖家带口的,听到官吏确认无误后更是群情高涨,一边开垦荒地,一边在旁边搭建屋子。
大周的百姓但凡有块田地有希望,谁也不愿意成为流寇盗匪。
光是春季之前的商议还有写折子上奏于朝廷,还有安排计划,繁琐之事一大堆,需要耗费不少精力。
顾然当然不会让自己一个人辛苦受累,不仅拉上了谢远臣来帮忙,连身边的南歌都不放过,作为劳动力承担了一部分文书小吏的工作。
开始的时候南歌还有些惶恐,认为自己只是个奴仆。但顾然完全不给他拒绝的机会,只说为她分担,渐渐得南歌也适应了,而且他本就识字,且学习能力也快,很快就成了顾然的贴心助手。
等到差不多走上正轨后,顾然分配任务统筹大局,也能抽出时间去与边军将领们商议训练骑兵的计划。
来之前裴父就给过她一份边关重要的将领名单,上面有着所有人的资料,哪些人忠心于裴太师,哪些人持中立,哪些人背后站着其他家族势力,各种关系人脉一目了然,也方便了顾然在军中行事。
边关第一年的屯田出现丰收,并收拢了三四万流民,其中甚至还有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流亡或是遭掳掠到北边异族的大周子民,因为听说有田地可种跑了回来,在边关安定了下来。
这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大功绩啊。
另外今年边关军队不仅没有闹着粮食物资不够,听说边城仓库里都有余粮了。
这些功劳被报到京城时,朝廷百官都忍不住侧目,裴家这小辈未免也太厉害了吧。
正当朝廷商议着如何论功行赏时,边关突遭几支北狄部落侵扰。
连大周流亡的子民都投奔回来了,北方异族也听说了些消息,这不就依着他们的本性来打秋风了,想趁着丰收时机来狠狠劫掠一波粮草。
哪怕大周军队实力不弱,也敌不过他们随便突袭一个城池,洗劫掳掠了女人和粮草后就走,然后又迅速奔袭另一个城池,让大周的军队根本反应不及,还常常放火烧城以拖住大周边关军队的步伐。边关一带大大小小有二十多个城池,不可能每个地方都重兵守卫。
按照这种方式,他们过往尝到了不少甜头。
只是这一回北狄人想故技重施,可就踢到了铁板。
这一年来运送至边境的上等良马不下两千匹,足以建立一支优秀的骑兵军队,边关骑兵的训练计划已初见成效,带领这支军队的人正是顾然。
谢远臣虽然心中又是紧张又是忐忑,却是有条不紊的处理好一应后勤,还有百姓转移救援,另外还要防止不让异族探子钻了空子。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等来了下属军官激动的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