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橙歪着脑袋想了想,他也不怎么想去镇上,镇上其实也没什么好玩的,虽然会热闹,但是人也很多呀,他去年清明的时候去镇上了,人挤人,钱袋差点都被偷了。

他皱着眉,仰着小脸望着顾泽宇,“唔,我也不想去镇上,去年去过了,不好玩,人太多了。”想让他出个主意。

顾泽宇其实是想要和橙哥儿独处的,去镇上人多眼杂的,指不定就遇上村里人了,倒时候,他可不敢亲近橙哥儿了,哪怕他们已经订了亲,可是仍旧不能有暨越的行为,当街既不能牵手,也不能抱,肩膀挨得近一点,怕就是要被人说呢。

于是他最终说:“橙哥儿,我们去环儿山那里吧,果树已经都长好了,开了大片大片的花,满树都是,特别好看,我想带你去看看。”

程橙没怎么思考就答应了,说起来,自从种上果树,他还没有去看过呢,只是听说果树大部分都活了。

没想到现在还开了大片的花,顾大哥种了那么多果树,要是都开花了,肯定很好看。

其实只有三亩是成品果树,后来又运来的果苗,种上后也就是发了芽,开了几骨朵花。

作者有话说:

顾泽宇想了一圈,最后把橙哥儿拐到自己家地里了。

第五十四章 清明中

◎哲理故事,学歌,看花。◎

见橙哥儿答应了, 眉眼间没有不愿意的样子,顾泽宇放下心来,于是两人就相伴着走向自家地里了。

一路上也没闲着, 顾泽宇说了一些趣事逗橙哥儿, 直到橙哥儿笑了, 才换下一个话题。

这让橙哥儿感觉顾泽宇可真渊博,知道那么多事,从他口里说出来也都新奇有趣, 还能富含哲理呢。

比如顾泽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老农,他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路过的人感到很奇怪,于是就问道:“老伯伯,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 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的草质不好, 我要是放在地上他就不屑一顾,可是我放到让它可以勉强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顾泽宇说完问他:“橙哥儿, 你听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吗?”

程橙想了想, 说道:“老伯伯挺聪明的,这样牛就会吃这种草质不好的草了,要不然的话, 牛不愿意吃, 就得再去其他地方给它割草了, 那多麻烦呀。”

顾泽宇觉得橙哥儿这种想法挺对的, 也是最容易想到的结论, 不过他还是告诉了橙哥儿这个故事,前人总结出来的哲理。

他摸着自己的下巴,斟酌着用词,“橙哥儿,你说的也对,老农这样做确实是个省力又聪明的方法,不过嘛,我还是告诉一下你这故事蕴含的哲理吧。”

“人多半是生活在猜想和期盼中,如果你对自我的未来一览无遗,也许一切就会索然无味。”

橙哥儿点着小脑袋,好像真有这个道理。

如果牛看到地上的草料很是容易得来,而且还不好吃,或许还真不愿意吃,可是放在屋檐上的草,需要靠努力得来,他能够得着就会一直尝试着吃,万一下一口草好吃呢,毕竟有个期盼呀。

他说:“我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呢,一切都还是未知的,顾大哥,所以我每天都活得挺开心的,只要努力,认真踏实干活,那明天就会更好。”

“无论你我,都是如此。”

他说这话是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眼里闪亮亮的,还带着笑意,脸颊也红扑扑的,他还只是个少年人,所以可以无所畏惧,肆意畅想未来。

顾泽宇忍不住摸了摸他的头,这样的橙哥儿,充满朝气,浑身都散发着光,让人忍不住去驻足去看。

很吸引人的目光呢,他感受着橙哥儿柔软又顺滑的头发,觉得摸着很舒服,一时竟然不想收回手。

甚至还捏了一缕散落的长发,感受着它从手掌滑过的感觉。

橙哥儿一开始还站着没动,任顾泽宇摸。

可是见顾大哥也不放手,他就扭头看他,因为两人本来是并肩走的,所以他这样一动,两人挨得更近了,很是亲密。